首页> 中文学位 >纳/微米炭材料吸附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基础研究
【6h】

纳/微米炭材料吸附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基础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 言

1文献综述

1.1碳纳米管

1.2其他纳/微米炭材料

1.3纳/微米炭材料的吸附性能

1.4碳纳米管在环境领域的应用

1.5其他纳/微米炭材料在环境领域的应用

1.6常见的吸附现象及吸附理论

1.7本论文的工作思路及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2实验方法及表征

2.1实验材料及设备仪器

2.2实验过程

2.3样品表征

参考文献

3碳纳米管对水溶液中镉离子的吸附

3.1前言

3.2吸附剂的表征分析

3.3溶液分析

3.4氯离子在吸附中的作用

3.5时间对镉离子吸附的影响

3.6 pH值对镉离子吸附的影响

3.7浓度对镉离子吸附的影响

3.8吸附剂吸附镉离子后的XPS分析

3.9吸附剂表面性质分析

3.10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4碳纳米管对水溶液中Fe(Ⅱ)、Fe(Ⅲ)离子的吸附

4.1前言

4.2吸附剂的表征分析

4.3 pH值对Fe(Ⅱ)和Fe(Ⅲ)离子吸附的影响

4.4时间对Fe(Ⅱ)和Fe(Ⅲ)离子吸附的影响

4.5浓度对Fe(Ⅱ)和Fe(Ⅲ)离子吸附的影响

4.6温度对Fe(Ⅱ)和Fe(Ⅲ)离子吸附的影响

4.7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5碳纳米管对水溶液中Ni(Ⅱ),Cu(Ⅱ),Zn(Ⅱ)和Cd(Ⅱ)离子的吸附

5.1前言

5.2吸附剂的表征分析

5.3时间对吸附的影响

5.4单组分吸附体系

5.5双组分吸附体系

5.6三组分和四组分吸附体系

5.7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6煤基微米碳纤维对水溶液中镉离子的吸附

6.1前言

6.2吸附剂的表征分析

6.3时间对吸附的影响

6.4 pH值对吸附的影响

6.5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6.6煤基微米碳纤维的吸附能力比较

6.7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结 论

创新点摘要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致 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本文系统研究了碳纳米管及煤基微米碳纤维对水溶液中低浓度金属离子镉、铁、镍、铜、锌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吸附时间、吸附温度、溶液pH值以及离子浓度等参数对吸附的影响,综合运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液氮物理吸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电位滴定等技术手段研究碳纳米/微米吸附材料的结构及表面化学性质,将吸附材料的孔隙结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与其吸附性能进行了关联,探讨了一维纳米材料碳纳米管吸附金属离子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征。 考察了镉离子在电弧放电及化学气相沉积两种碳纳米管上的吸附特征。发现氧化处理对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的碳纳米管吸附能力有显著影响。镉离子在两种碳管上的吸附行为可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进行描述。碳纳米管的吸附量对碳表面pH值呈指数关系。不同pH下的qm和KF对在对应pH值下解离的官能团数量呈线性关系。以单位比表面积为单位进行比较,氧化后两种碳纳米管的吸附能力高于活性炭。 研究了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碳纳米管吸附Fe(Ⅱ)和Fe(Ⅲ)离子的行为发现pH值对Fe(Ⅲ)离子在碳纳米管上的吸附影响比Fe(Ⅱ)大。相同的平衡浓度下,碳管对Fe(Ⅲ)离子的吸附能力高于Fe(Ⅱ)。动力学研究表明,两种吸附质在碳纳米管上的吸附均可用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加以描述。热力学研究表明,Fe(Ⅱ)和Fe(Ⅲ)离子在氧化碳纳米管上吸附是一个自发的、吸热、熵增过程。 研究了多组分体系中镍、铜、锌及镉离子在碳纳米管表面竞争吸附规律,发现对于单组分和双组分体系,吸附量遵从如下顺序:Cu2+>Ni2+>Cd2+>Zn2+;这和基于标准电极电势的离子氧化能力顺序一致。对于双组分、三组分和四组分体系,Langmuir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吸附剂对Cu2+离子的吸附行为,而对于其他三种离子,吸附量出现了极大值。在三组分和四组分体中,除了Cu2+离子外,其他三种离子的吸附量顺序如下:Cd2+>Zn2+>Ni2+。多组分体系竞争吸附规律与离子的氧化还原特性及离子交换密切相关。 考察了煤基微米碳纤维吸附水溶液中镉离子的性能,研究表明氧化处理可大幅度增加煤基微米碳纤维的表面含氧官能团数量,其吸附能力和氧化前比增加显著。以单位重量和单位比表面积为基准进行比较,其吸附能力都很大,明显高于文献报道中的活性炭、甘蔗飞灰、碳纳米管等。动力学吸附数据遵从准二级速率方程。酸性条件下,等温吸附数据均能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拟合,而沉淀发生条件下可用表面沉淀模型描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