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虚拟团队中的社会惰性研究——基于知识型团队的实证研究
【6h】

虚拟团队中的社会惰性研究——基于知识型团队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2 文献回顾

2.1 虚拟团队研究

2.2 社会惰性研究

2.3 个体工作动机理论

2.4 社会资本理论

3 模型建构

3.1 社会资本

3.1.1 关系资本

3.1.2 结构资本

3.1.3 认知资本

3.2 声望的调节作用

3.3 社会临场感的调节作用

3.4 目标争取

4 研究设计

4.1 团队的规模、组成与任务

4.1.1 组建团队

4.1.2 确定任务

4.2 对实验环境的控制

4.3 构面测量

4.4 实验步骤

4.5 数据分析方法

5 数据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

5.2 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5.2.1 验证性因子分析

5.2.2 量表的信度检验

5.2.3 量表的效度检验

5.3 操作检验

5.4 调节变量的计算

5.5 研究假设检验

6 研究总结

6.1 讨论

6.2 主要结论

6.3 研究意义

6.3.1 理论贡献

6.3.2 实践意义

6.4 研究局限

6.5 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量表

附录B WIKI平台演示

攻读硕士学位期问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现代组织越来越依赖网络通讯技术,以团队的形式完成任务。资源配置更为合理,沟通更为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问题。比如在传统团队中就已存在的社会惰性问题,即团队成员因为身处团队之中与他人协作,而不是独立工作,而产生的懈怠心理,这种心理在虚拟团队中更为显著。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与影响因素无论是学界还是实业界都尚不清楚。
  尤其是近年来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企业协作技术的革新,尤以WIKI为代表。作为一种提供了全新知识生产理念,团队协作界面和更迅捷沟通手段的技术,踏着WEB2.0的热浪,将为团队协作带来怎样的影响?更具体的,对于困扰已久的社会惰性问题,是会成为社会惰性新的温床,还是为人与人之间真诚协作带来福音?
  本研究通过对相关领域文献的回顾,以社会资本理论和个人动机理论为理论框架,提出了虚拟团队,尤其是知识团队中的社会惰性模型。模型分别从个体内在动机和外在条件两个层面,提出、解释了团队中社会惰性的影响机制。为了最大程度上避免不必要因素的干扰,本研究选择在一个最大程度上受控的准实验室环境进行,通过调查问卷对上文中提出的研究模型进行验证。研究以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的87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11个小组,在定制的WIKI平台上,通过为期10天的任务执行,观察社会惰性在其中的形成与影响机制。最终结论如下:
  1)虚拟团队中个体的认知资本能降低其社会惰性
  2)虚拟团队中个体的关系资本能降低其社会惰性
  3)虚拟团队中个体的目标争取能降低其社会惰性
  4)虚拟团队中社会临场感负向调节个体结构资本对社会惰性的作用
  5)虚拟团队中个体对声誉的认知负向调节个体认知资本对社会惰性的作用
  结果表明,团队中个体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包括认知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三个维度,能显著降低团队中个体的社会惰性水平。同时研究还提出并验证了社会资本与声誉和社会临场感之间的交互作用。作为个体内在动机层面的目标争取对社会惰性的降低作用也得到了验证。最后对团队管理和沟通技术设计,以及未来研究提出了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