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商业银行危机的宏观因素诱发路径研究——基于社会心理预期视角
【6h】

中国商业银行危机的宏观因素诱发路径研究——基于社会心理预期视角

代理获取

摘要

银行危机诱发因素和危机传导控制一直是银行安全稳定经营的重要研究命题。商业银行体系对一国金融体系甚至整个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商业银行高负债经营特点,容易产生危机。整个银行系统是由单个银行个体组成的,单个银行风险的不断积累将导致银行系统产生危机,而大范围的银行危机将对一国经济安全构成威胁。因此,识别单个银行危机的产生过程和诱发路径对避免系统性银行危机的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银行危机的界定、危机指标选取、危机研究方法以及危机产生原因这四个方面对银行危机传导路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回顾。基于已有研究基础,本文设计了中国商业银行危机的宏观因素传导机理框架,即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中国商业银行危机的宏观因素诱发路径模型研究。本文在选取中国商业银行危机防御能力指标时,主要参照CAMEL银行评级体系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的《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同时,宏观因素通过信度分析和因子分析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宏观经济发展潜在变量,另一类是社会心理预期潜在变量。依据实践意义,本文共筛选出10个观测变量,其中,商业银行危机防御能力潜在变量对应5个观测变量,宏观经济发展潜在变量对应3个观测变量,社会心理预期潜在变量对应2个观测变量。而后,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将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表达出来,识别中国商业银行危机的宏观因素传到路径,分析宏观因素与中国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间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18家上市商业银行的2003-2012年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识别了中国商业银行危机的宏观因素间接诱发路径,同时,模型的实证结果验证了观测变量的有效性及其经济学意义的适用性。
  本文创新点一方面是基于银行危机诱发因素分析,构建了中国商业银行的宏观因素诱发路径识别模型,揭示了宏观经济变化通过社会心里预期视角对中国商业银行抵御风险能力的间接传导关系;另一方面是应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银行危机路径分析,探索了多个指标反映的共同经济问题对银行危机的传导路径载荷,弥补了现有研究中从单个指标对银行危机的影响进行分析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