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北票市“村官”腐败的成因及其治理研究
【6h】

北票市“村官”腐败的成因及其治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村官”腐败的定义

1.1.2 “村官”腐败的现象

1.1.3 治理“村官”腐败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的不足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2.北票市“村官”腐败的现状分析

2.1 “村官”腐败的类型和特点

2.1.1 “村官”腐败的类型

2.1.2 “村官”腐败的特点

2.2 “村官”腐败的现状和危害

2.2.1 “村官”腐败的现状

2.2.2 “村官”腐败的危害

3 “村官”腐败的原因分析

3.1 人的原因

3.1.1 “村官”综合素质不高

3.1.2 村民民主意识淡薄

3.1.3 “村官”及村民法律意识模糊

3.2 体制原因

3.2.1 “村官”选拔任用机制不健全

3.2.2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备

3.2.3 村级管理制度不完善

3.3 文化原因

3.3.1 历史根源

3.3.2 现实根源

4 治理“村官”腐败的对策

4.1 注重事前预防

4.1.1 健全“村官”任用机制,严把入口关

4.1.2 加强培训,提高“村官”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

4.1.3 完善“村官”生活保障制度,消除犯罪动机

4.2 强化事中控制

4.2.1 完善相应法律法规

4.2.2 建立健全监督和管理体制

4.3 严抓事后惩治

4.3.1 严抓事后惩治教育

4.3.2 完善相关制度条例、增强法治能力

4.3.3 增强执法和惩处时效性、加大打击力度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村官”就是平时我们经常提到的村干部,“村官”就是在老百姓中有一定威望和组织能力的,经过村民选举产生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官”既是政策的宣传者,同时又是政策、方针、路线顺利贯彻的执行者,对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随着国家对农村建设投入力度的加大,农村拥有比以前更富有的资源,一些“村官”经不住金钱的诱惑,滥用政府下放的权利牟取个人利益。“村官”腐败已不是个别现象,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村官”腐败行为不仅打击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建设的热情,严重干扰了基层政府的一系列工作的开展,对党的方针、政策的执行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给人民政府的诚信形象抹了黑,同时还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否取得成功,它已成为党在农村亟待处理的一个大的隐患。因此,找出“村官”腐败的原因,探求有效的治理的方法,以制止“村官”腐败的蔓延,对当前党和国家在经济建设方面、社会稳定方面都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本文通过以新时期农村经济建设前景下的北票市乡镇中村两委班子成员为研究对象,经过实地调查和进行一系列综合分析后,对“村官”腐败的现状、原因及危害展开了论述,期望找到解决“村官”腐败的源头治理工作机制。 论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与方法,陈述了国外一些研究人员对这个课题以及相关方向的研究成果和论述。第二部分,以笔者在北票市某乡基层工作实践中对“村官”腐败相关案例的统计、汇总、分析,参照中国其它城市中乡镇与“村官”腐败相关的典型案件来进行剖析,对目前北票市“村官”腐败的现实情况做出了阐述,其中包括“村官”腐败类型和特点,同时通过对典型案例剖析阐述了“村官”腐败给党在基层执政、农村社会风气、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严重危害。第三部分,在主体、体制和文化三个角度来分析“村官”腐败的真正缘由,也是给下文中如何对“村官”腐败进行有效的治理对策做好铺垫。第四部分,“村官”腐败的治理研究。针对“村官”腐败行为多发易发等特性,提出建立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严惩的惩防控并举的反腐体系,事前预防通过提高“村官”综合素质和完善“村官”生活保障制度的方式进行;事中控制借助相应法律、法规的完善,加上建立健全监督体制来达到监督的目的;事后惩治是对违反法律法规,和党纪条规的“村官”进行严厉惩处,最终目的是起到敲响警钟的作用。通过上述这一系列举措,有效抑制“村官”腐败行为的扩张之势,维护好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助力新时期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著录项

  • 作者

    侯丽娇;

  •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
  • 学科 公共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陈高华;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矿床学;地质学;
  • 关键词

    北票市; 村官; 腐败; 成因;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