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社会科学>首届海峡两岸农村治理学术研讨会
首届海峡两岸农村治理学术研讨会

首届海峡两岸农村治理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广州
  • 出版时间: 2015-11-07

主办单位:广州大学

会议文集:首届海峡两岸农村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1988年,由云林县农民权益促进会领军,台湾南部农民北上请愿,对政府扩大开放岛外农产品提出质疑,在立法院前与警方爆发激烈冲突,即着名的五二零事件.五二零事件是战后台湾最大规模的农民抗争运动,事实上,1980年代标示着台湾农民抗争的逐渐兴起,这样的趋势一直才十到二千年以后仍未衰弱,甚至还有加强的趋势.许多人认为,台湾的南部农业地区有许多民进党的支持者,在民进党籍的陈水扁当选执政之後,农民抗争的频率应当下降,然而发现,二千年以后台湾农民抗争的频率不增反降,甚至双倍於二千年以前的趋势.这样的现像值得进一步的探索与解释.本文援引政治机会结构理论以初步说明台湾农民抗争的周期性发展.认为,台湾农民抗争的发展与政党输替的过程密切相关.政党输替显示了那些长期无法被原有执政党代表的声音,渐渐掌握了政治体制内的发言权,而农民抗争,可以说是对於这种发言权要求的进一步延伸.因此,关於台湾农民抗争出现的周期,必须纳入政治机会结构理论的视角.与此同时,也发现,陈水扁当选执政之后所推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对原有结构造成冲击,更是使得农民抗争数量剧增的直接原因.透过对台湾农民抗争的研究,本文发现,政党输替所出现的新政治机会结构,强化了农民对于政治发言权的重视,而新执政党所推行的新政策,则直接促使了抗争的白热化.
  • 摘要:台湾农会和大陆的乡村组织建设都以经济利益为本,其中大陆成功的“村企合一”形式和台湾农会一样能够兼顾村民的社会福利和乡村的公共建设,大陆农村的组织建设处于摸索阶段,有的乡村探索出了“村企合一”、农村合作社等成功的组织形式,但是还有更多的农村处于组织化严重不足的现状,下一步乡村的组织化发展需要以经济利益为基础,从制度上保证收益的主体部分留在农村,让农民受益,同时兼顾社会文化、公共福利、知识教育功能,使经济发展和乡村共同体的建设比翼双飞。
  • 摘要:如何建立植物病虫害之监测及预警系统,病虫害风险分析及危害损失评估制度;推动重大疫病虫害共同防治措施;植物防疫、作物病虫害侦测诊断及防治管理技术之研究;并开发病虫害整合性管理新技术;积极推动非农药防治技术;充实植物病虫害防治管理信息库,提供农民及企业者诊断与防治技术咨询服务.
  • 摘要:台湾云林县农业发达,蔬菜产量居全台之冠,拥有全台最大西螺果菜市场.西螺农会信用部存款,长期存款额为全台第一名约130亿台币.西螺理应是一个富裕农镇,但是,百年来,在政治社会变迁,经济发展条件转变之下,西螺农业乡镇的文化现象,社会发展呈现衰颓退化.七零年代起,城乡移民大量向都会移动,西螺人口流失严重,西螺老街区1940年曾经100%开店的繁荣景象,在2007年时,只剩30%的居住率.居民怨叹社会,文化生活贫瘠至苦闷不堪.笔者以近年亲自操作的西螺发展源头的老社区活化运动来做为文章主轴,试图以此来说明,农业乡镇除了产业经济发展之外,以社区营造方法推广文化发展之後,所产生的居民自信心重建,亦足以支持社会朝向正面发展,并挽回一处濒临溃散的老社区.
  • 摘要:本文阐述了两岸的希望只能依靠社区与乡村,台湾社区营造几乎都在自己做,但单一社区很快就完成,不管多用功,似乎力道不够,唯有区域联盟,把各社区的资源统一集成动感的环境教案。
  • 摘要:文化创意产业是全球产业发展的趋势,亦是台湾近十年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政府期望透过文化创意产业的导入给予乡镇地方传统产业不同的新面貌,自1994年起,台湾"文建会"提出社区总体营造概念,从文化、产业角度探讨社区发展,2002年政府提出挑战2008台湾发展重点计昼,明确将文化创意产业、新故乡社区营造列入台湾具体政策,落实社区总体营造之概念,社区发展符合在地生活、生态及生产之中.期许能藉此发展文化观光与保存台湾特有的传统文化技艺,加上全球化和资讯科技纲路发达的影响,原有的地方性文化逐渐式微,面临消失的危机,所以目前对于袭产保护、传统空同再生、振兴地方经济等作法皆是保存及延续地方文化,重新找寻定位的方式.本研究探讨社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之关键因素,并将其分为四构面,分别为社区文化内涵、社区组织运作、政府与外部组织协力关系、社区行销组合,各构面下共有20项因素,并以台南市安南区城西社区为个案探讨研究.
  • 摘要:农民工聚居区是指以自发在社会经济部门从事经济和业务活动而暂住城市的农民为居民主体,以房屋租赁和安置为主导建构方式的集中居住生活区域,具有边缘性、复杂性、内聚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农民工聚居区在为城市建设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社会治安混乱、居住环境恶劣、安全事故隐患严重和权益保障缺乏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城乡二元体制产生不平等、社会治理存在盲点、法治体系不够完善和相对剥夺感驱使犯罪等.从法律层面来看,解决这些问题要从社会治理的法治理念与法治文化、户籍和社会权益保障等法律制度、社会治理模式和社区自治以及利益表达和矛盾化解机制等方面着手.
  • 摘要:长期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大陆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它制约着大陆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协调推进,迟滞着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目标的根本实现.陕西省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区以"现代农业看杨凌"的定位,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集聚全球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新机制,走出了"科学化、商品化、集约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路子,使看到了大陆农业的未来、农村的方向和农民的出路.
  •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社会救助问题更加突出.由于"城乡分治"的二元社会管理体制存在、农民工社会救助意识薄弱、政府社会救助资金不足等原因,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社会救助制度缺失.构建农民工社会救助制度不仅是农民工应对社会困境的需要,也是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要求;不仅是保障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还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必要步骤.城市化进程中构建农民工社会救助制度,必须与城市化进程相适应;必须发挥政府、农民工、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等多方积极性;必须从提供主体、资金来源、管理体制等方面设计好农民工社会救助的制度框架.
  • 摘要:河北省晋州市周家庄乡现辖6个自然村,划分为10个生产队,土地面积18046亩,人口13564人.全乡实行集体统一经营、乡统一核算管理体制,是大陆惟一实行乡级核算管理体制的乡镇.周家庄农工商合作社成立至今已65年,是集体所有制的经济实体.全社建立了高效的服务系统,结构紧密,运转有序,操作规范,灵活自主,建设现代农业,逐步实现优质高效,培养著名农民,使全乡社员享有风光的称严,坚持执行各项制度,严格认真。
  • 摘要:在城乡二元分割的制度背景下,农村向城市的转型不是一个简单的自然历史演进过程,而是包括经济形态、空间和土地利用形态、社会和人口形态以及治理形态等等在内的全方位的转型和制度安排,是一种"转制型的城市化".作为世界城市史上一个快速城市化的典型,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来,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特别是通过1992年和2004年两次集中的农村城市化转制,使深圳成为大陆第一个城市化率达到百分之百的城市.深圳推进农村城市化的主要制度安排和经验,为大陆新型城镇化提供了一个样板,也可以为其他地区的农村城市化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 摘要:公民社会理论和社会治理理论都强调社会相对于国家的主体性和独立性,强调社会主体广泛而积极的参与,实现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然而,在过去十年的农村社区建设实践中,农民参与不足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本文通过珠三角F村社区营造案例的研究发现,在高度市场化的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社会阶级阶层分化也更为严重,瓦解着社区的公共性.地方精英逐渐垄断了各种资源,活跃在社区公共舞台,而底层群体呈现碎片化状态,在社区公共生活中遭到排斥.政府依靠项目制进行社会治理方式,对地方精英形成很大的依赖,地方精英由此获得了更多的公共资源,进一步加剧了阶级阶层分化.不彻底改变既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就不可能让底层真正组织动员起来,不可能重建社区的公共性.公民社会理论和社会治理理论刻意回避了市场化和私有化改革导致的阶级分化和矛盾冲突,用一套抽象的普世价值建构一个理想社会模型,空谈形式民主和程序正义,在现实中是行不通的.没有充分的经济民主,没有社区成员地位的实质平等,政治民主就只能是少数人的游戏.
  • 摘要:大陆农村村民自治中普遍存在的贿选问题,根源于农村集体产权失效,集体产权失效又缘于制度缺陷导致的村民自治异化为村干部自治,造成了村干部对村集体资源的霸权.本文通过一个村庄的典型案例,分析村民自治制度落实不到位造成的异化结果和村干部自治必然带来的治理失效,说明集体产权与制度治理的内在关联,提出了集体产权有效实现的制度路径.
  • 摘要:今年,中组部在大陆推广驻村"第一书记"的经验,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驻村"第一书记"制度的实施,不仅为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将改变村庄治理的模式,形成国家支持、村委主导、村民参与的新的村庄治理格局."第一书记"必须通过公共价值的达成、制度规范、产业再造、力量整合,提升村庄治理水平,推动新农村建设.
  • 摘要:20世纪初期大陆进行现代政权建设的开端,研究这一时期的乡村治理,能够更好地考察基层治理如何回应和适应社会的变迁.20世纪初期乡村治理的结构由正式官员、半正式官员和民间精英构成;而治理模式则体现为互构性治理,主要受国家能力、社会组织化和互构性权力的形塑.基层政权建设强化了自上而下的国家意志,对当时乡村治理的结构和模式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何在当下重建社会,推动社会的内部组织化,确保互构性治理得以正常运行,关乎整个乡村治理的有效性和民主化;这也许是20世纪初期乡村治理经验能够给现代大陆的一个重要启示.伴随着国家正式组织和话语的下渗以及大量乡村社会内部组织化的瓦解,原有的互构性权力也发生了重要的改变。对于国家来说,向下渗透的权力在与社会发生互动的过程中也重塑了社会的结构,最为典型的表现就是推动了“保护型经纪”向“赢利型经纪”的转向:与基层政府接触的民间精英越来越多地被地痞流氓所取代。实际上,这一转向也是乡村社会应对政权建设的结果,正直的民间精英的撤退、乡村社会内部组织化的瓦解以及民众普遍使用“弱者的武器”,使得国家的基层政权建设不得不更多地依赖“保护型经纪”。正是国家与乡村社会的互动互构,共同形塑了政权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治理模式。
  • 摘要: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饭皇帝大,皆是在描写台湾与华人传统社会中,农业生产与活动对人们的重要性;另外,台湾以农立国的口号,更是政府部门推广农业政策时,用以说明农业重要性的说法.上述,在在可以看出农业对于台湾社会乃至於民众的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但近年来,台湾农业的发展面临国内与国际各项因素的冲击与挑战;台湾农业发展面临的国内因素挑战包括:农民平均可耕地面积小、农业所得依存度低、从事农业工作人口老化、粮食自给率下滑、休耕农地扩大、农地非农用情形严重等,而上述国内各项挑战具体的表现在农村人口与社会资本的快速流失,由有甚者部分论者认为台湾农村正面临着双重脆弱性的困境.除了国内因素外,国际因素对於台湾农业的发展亦产生严重影响;2002年台湾加入WTO开始,农业每每成为全球化与区域经济整合进程中关键性的议题,加入WTO标示着台湾农业必须要面对国际市场更严峻的挑战,而区域经济整合如火如茶的进行例如TPP、RCEP等也对台湾农业产生冲击与影响.
  • 摘要:随着台湾工业化、城市化的逐步完成,以观光、休闲、体验为主要特征的都市农业随之兴起,并经历了观光果园时期、观光农园时期、休闲度假农业时期三个阶段.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的特殊性,台湾的都市农业具有生活、生态功能突出,生产功能处于次要地位;受到有关部门的法令规范和财政的有力扶持;在经营活动中融入文化、理念、价值观;重视游客参与、精心设计体验活动等四大特征.
  • 摘要:台湾地区农村人口的现代化奠定了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坚实基础.本文基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农治人才培养机制视角,梳理了台湾地区各类涉农教育机构的作用,台湾涉农教育机构形成了社会和政府相结合,涵盖学龄、职前、入职及职后的终身化、普及化的农治人才培养体系.
  • 摘要:台湾传统村庙向来具有文化、教育、经济、政治、防御、救助等社会功能,对於稳定社会的重要性不言可喻,但随着都市化现象的来临,大量人口逐渐外移,造成台湾村庙的功能必须转型,以因应环境变化.本文除析述结构功能的内涵,及对基湾村庙发展的启示外,并加以推论,期能归纳出对基湾村庙未来发展之结论.就社会结构而言,都市化现象造成传统村庙组织功能式微,应了解其所带来的影响。
  • 摘要:山西省昔阳县大寨镇大寨村全村共有200户人家,520口人,总面积1.88平方公里,现有耕地761亩.这个人均仅有1.4亩地的小山村,实现了全村经济总收入2.6亿元,人均纯收入1.9万元的小康梦.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其原因是大寨村的治理发展模式好.大寨村的治理模式主要有四个特点:有一套好办法,有一种好精神,有一个好班子,有一套好的经营模式.
  • 摘要:参与式治理是本世纪来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研究和实践的一种新型治理方式.本文以长沙市大学生村官参与村民治理实施为例,对近十年来的经验、问题和对策予以分析,认为大学生村官是中国政府推出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参与式治理路径对推进农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通过考察由湄潭试验而上升为国家决策的"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政策在西部同仁的实践,以及在中部A县两地的实施状况,对比发现,该政策在西部湄潭-铜仁能对当地的人口生育、土地依赖关系等产生良好的经济激励,使得个人经济努力的私人收益率逐渐接近社会收益率,但其经济效率是以牺牲代际公平为代价的;在中部A县两镇却被变通实施,虽更接近公平却也不得不以缺乏经济增长刺激为代价,只是莠镇因资源匮乏而形成了一种倒逼式的经济组织形式.研究认为,湄潭经验下的制度设计在目前仍是一种有助于效率改进的经济组织;A县两地实例昭示,有效率的农地资源配置制度及其经济组织形式不宜整齐划一,应有地方特色,多样性、地域性、稳定性是一个可期待的实施方向.
  • 摘要:发达地区农村,由于经济分化加深,阶层之间的竞争日益剧烈.村庄上层掌握村庄利益与资源的分配,运用金钱支配村庄选举,通过炫耀性消费构建排斥性的人情与消费圈,对村庄底层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构成巨大压力,使底层形成了对抗上层的上访群体.这种底层针对上层的上访本质上是一种阶层冲突,因此,此类上访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技术治理,还必须进一步加强社会整合.
  • 摘要:刘庄从1953年成立初级社到1956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开始,就走上了发展集体经济的道路。近60年来,在探索“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以支柱产业为支撑、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以加强党的建设为保障”的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道路上,经历社会变革,摸索出了一些经验。之所以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并依靠集体经济实力,稳步健康地走到今天,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经济市场化、农民知识化、生活城市化、管理民主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因素很多,办法也很多。最主要的做法就是:坚持跟党走的理想信念,坚持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坚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最切身的体会是:中央有个政策,农村有个好班子,关键的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带头人、领路人。
  • 摘要:本文阐述了农业发展的出路就是要依靠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土地规模经营,连片种植,通过“大农机、大水利、大科技、大合作、大市场”,把土地集中起来实现连片种植,提高精准农业和智能化农业水平。农村的出路就是建设中心村镇,促进人口集聚,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更好地解决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不均衡的问题,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水平。人类的文明来源于人口的聚集,教育、医疗、养老等公益事业都好办了,进一步强化了中心镇,这样小城镇建设就加快了发展步伐。农民的出路就是让多数人从土地上走出来,少数人种多数地,多数人不种地,使农民在获得土地流转金和土地入股分红的同时,还能通过到企业打工成为产业工人、发展规模种养或到家庭农场、合作社、温室大棚打工成为农业工人、从事第三产业成为工商业户,当白领农民,实现多渠道、多元化增收,再加上社保、医保等待遇,使一个农民至少有“四到五份收入”。
  • 摘要:大陆一直高度重视农村基层治理,村民自治组织在农村基层治理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其中村民理事会作为农村群团组织更是充当了好助手、生力军的作用.如何建立并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是解决农村基层治理难题的重要抓手.本研究拟从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云浮市、清远市调研着手,以村民理事会作为切入点,分析村民理事会的内涵属性和职能定位,从云浮、清远两市多地村民理事会的日常管理运行进行案例实证剖析,找出当前在农村基层治理和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赂,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建立健全制度规章等实现路径的政策建议.
  • 摘要:村域城镇化是行政村域经济社会结构、人口集聚规模、聚落建筑景观,农民生产、生活及基本公共服务的方式和水平趋同于城镇的过程.文章认为: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主轴,全域城镇化及城乡同步建设渐成市县域发展新潮,越来越多的村域实现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标志着大陆农村进入村域城镇化新阶段;工业化的"引擎"作用由强到弱,农村商贸业向现代服务业拓展成为主动力,基层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的推力作用逐渐显现,是未来中国村域城镇化的重要特点和趋势.文章建议:村域城镇化对大陆新型城镇化和农村发展与稳定具有特殊意义,应出台"村域经济振兴计划",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村率先城镇化;应把村域城镇化作为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市、县域城镇体系中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同时,改革创新,化解村域经济转型和城镇化进程中的具体矛盾和问题.
  • 摘要:第一书记是加强大陆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实现对贫困地区由"输血机制"到"造血机制"的组织保证.选择什么样的人当第一书记,如何严格要求第一书记,是让第一书记发挥好作用的制度保证.第一书记为了有效发挥作用,既要加强自身主观世界的改造,需要有眼睛向下的态度,又要加强客观世界的改造,在做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抓好扶贫这个中心工作的同时,要拿出一半的精力做好农村党组织工作,建强基层组织.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第一书记的作用,让第一书记持续发挥效力.
  • 摘要:近百年的乡村治理史中,中国基层治理几度陷入内卷化的困境.而新一轮的乡村治理,国家实现由"取"到"予"的角色转换,乡村治理却没有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更迭.制度空转的乡政,难以产出的村治严重影响乡村的稳定和发展.清远的乡村治理改革实验通过三个重心下移和三个整合实现自上而下的制度供给与自下而上的社会需求有效衔接,在解决纵向治理能力不足,社会横向治理能力缺失问题上做出许多尝试.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