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企业与省份数据分析
【6h】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企业与省份数据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研究

1.2.2 产业结构与工业用地利用关系研究

1.2.3 小结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2 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1.3.3 技术路线图

2 理论基础与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及内涵

2.1.1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内涵

2.1.2 产业结构的内涵及演变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土地集约利用理论

2.2.2 区域产业结构理论

2.3 产业结构影响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分析

3 工业企业集约用地影响因素比较研究

3.1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指标测算及数据说明

3.1.1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指标测算

3.1.2 指标选取

3.1.3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 轻、重工业企业土地集约利用比较分析

3.2.1 轻、重工业企业土地利用基本情况描述

3.2.2 轻、重工业企业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比较

3.3 小结

4 产业结构对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影响分析

4.1 产业结构指标测算及数据说明

4.1.1 产业结构指标测算方法

4.1.2 数据说明

4.2 计量模型设定

4.3 计量估计及解释说明

4.3.1 全国样本整体估计

4.3.2 分地区样本估计

4.4 小结

5 主要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工业用地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载体,其利用结构和利用效率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我国土地供应紧张、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工业行业的快速发展决定了对工业用地的需求持续上升,但工业用地的粗放利用和浪费现象却十分严重,因此,土地资源现状与工业发展均对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提出了迫切需求。结合当前中国国情,促进工业用地集约利用不能以制约经济的发展为代价,只能依靠调整经济发展的方式来实现。所以,产业结构作为带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探索其对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对于协调经济发展方式与促进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分别从工业企业层面及全国各省份层面着手,首先分析不同行业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再分地区研究产业结构对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影响,并对区域间差异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构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对研究期内我国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度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基于《工业企业数据库》,利用统计性分析及混合截面回归方法,对我国不同工业类型土地利用状况进行比较研究。同时在已有理论基础上,把产业结构划分为结构效应(MIX)及竞争效应(DIF)两部分,并依次计算出我国31个省份、自治区2003-2013年产业结构的结构效应和竞争效应,最后以STIRPAT模型为基础,就我国产业结构对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贡献及区域间差异进行实证研究。
  研究结论表明:影响不同行业工业企业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因素存在明显差别,其中,劳动和土地价格等因素对轻工业企业的影响要显著于对重工业企业的影响,而研发、补贴因素、城市规模等因素则相对更为显著地制约重工业企业集约用地;产业结构的构成效应与竞争效应对我国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均表现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构成效应对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影响系数及显著程度由东到西依次减弱,且东部和中部地区产业结构改善对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作用存在先减小后增加的U型变动趋势;与全国层面不同的是,东部和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的竞争效应对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影响表现为显著为负,说明东部和中部地区继续大规模的投入竞争优势产业只会造成拥堵效应和集聚不经济从而抑制工业用地集约利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