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CO2基聚碳酸酯嵌段共聚物的设计
【6h】

CO2基聚碳酸酯嵌段共聚物的设计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文献综述

1.1 聚碳酸酯嵌段聚合物发展

1.2 Click反应发展

1.3 二氧化硅改性聚合物

1.4 选题依据

2 聚碳酸酯嵌段共聚物合成方法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3 二氧化硅引发聚合反应

2.4 功能化二氧化硅引发聚合反应

2.5 炔醇引发聚合反应合成聚碳酸酯嵌段共聚物

2.6 聚碳酸酯嵌段共聚物合成路线优化及分析检测

2.7 结果讨论

2.8 本章小结

3 聚碳酸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聚碳酸酯嵌段共聚物核磁、GPC谱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嵌段共聚物可以将多种聚合物的优良性质结合在一起,得到性能更加优越的功能聚合物材料,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医药、建筑、化工等各个领域。CO2基聚碳酸酯嵌段共聚物是由CO2和环氧烷烃交替共聚形成的,合成过程采用分步加料法,第一种环氧烷烃单体与CO2交替共聚合成第一嵌段,第一种环氧烷烃单体完全转化后加入第二种环氧烷烃单体,与CO2交替共聚合成第二嵌段。在第二种单体加入后,体系中会掺杂微量水。水作为链转移剂会引发第二种环氧烷烃与CO2交替共聚形成仅含第二种单体的聚碳酸酯,副产物难以与嵌段共聚物分离。SiO2不溶于有机溶剂,表面具有羟基结构,常应用于高分子聚合物改性。基于此,本文旨在探索聚碳酸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方法,将SiO2引入反应体系中,并将嵌段构型 CO2基聚碳酸酯接枝到 SiO2表面,副产物游离在反应体系中。通过离心将副产物分离,通过氢氟酸刻蚀反应除去二氧化硅,得到纯嵌段构型CO2基聚碳酸酯。应用此方法合成不同分子量、不同碳酸酯单元含量、不同种类的CO2基聚碳酸酯嵌段共聚物并考察其热力学性能。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以SiO2或功能化二氧化硅表面羟基为引发基团引发CO2与环氧烷烃交替共聚,将嵌段构型聚碳酸酯接枝到二氧化硅表面。受限于二者较大的空间位阻,接枝反应效率较低。优化合成路线:以炔醇或烯醇为引发剂引发环氧烷烃与CO2交替共聚反应,通过分步加料法合成聚碳酸酯嵌段共聚物。嵌段共聚物除去催化剂后,与硅烷偶联剂进行Click反应,再与SiO2进行偶联反应,反复高速离心以除去副产物。氢氟酸刻蚀除去SiO2得到聚碳酸酯嵌段共聚物。1H-NMR、固体核磁、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分析测试证明方法可行,产率可达到40%。⑵应用新合成方法制备不同分子量和碳酸酯单元含量的PCHC-b-PPC嵌段共聚物。差示热量扫描实验(DSC)、热重分析实验(TGA)测试分子量和单元含量对嵌段共聚物热力学性能的影响。低分子量嵌段共聚物玻璃化转变温度(Tg)随PCHC单元含量增加而逐渐增加。高分子量嵌段共聚物玻璃化转变温度跨度较宽。改变端位环氧烷烃,合成出四种新型聚碳酸酯嵌段共聚物并表征其热力学性能。PCHC-b-PSC和PCHC-b-PGC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是105℃和70.9℃,PCHC-b-PiPC和PCHC-b-PHC玻璃化转变温度范围较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