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全球二氧化碳减排责任分配机制研究
【6h】

全球二氧化碳减排责任分配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本文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和Koopman et al. (2014)的总出口分解模型从增加值贸易的角度对世界各国贸易隐含碳进行重新测量,去除重复计算的部分使结果更加契合当今生产全球化的趋势,然后通过实证回归验证贸易获益因子与共担责任分配的相关性,最后对生产、消费、共担三种原则下的碳排放结果和减排责任进行分析比较。 研究结论显示:第一,碳排放系数作为影响碳排放量的直接因素,体现了一国生产技术的水平,是从源头上减少排放的根本途径。各国排放系数高的部门主要是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印度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直接排放系数高达13.8kg/美元,远超世界其他国家,应当成为印度重点改进的部门。完全排放系数与直接排放系数的差距体现了间接消耗的强度,因此也可以从减少间接排放系数入手控制碳排放,如对于中国的电气光学设备制造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第二,传统贸易统计方法对外贸数据产生严重高估,增加值贸易统计更加合理。如相比于增加值出口,中国、美国和德国的出口分别被高估4435.0亿、3651.9亿、4980.9亿美元,高估程度接近印度、俄罗斯等国的传统总出口。而统计方法的偏差又会对碳排放结果产生不利影响,中、美、德出口的误差导致其贸易隐含碳排放分别被高估20870.7万吨、8318.3万吨和6807.6万吨。第三,共担责任原则更加公平合理,易于被广泛接受。本文用增加值出口占增加值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例作为共担原则的分配比例φ,并通过了实证验证。对比三种原则下的碳排放,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发展中国家的生产排放高于消费排放,而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的消费排放高于生产排放,共担排放作为二者的折中,更容易被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同时接受。在共担责任原则下,中国的碳排放量为72.37亿吨,相较于生产排放下降了5.9亿吨,美国的碳排放为42.63亿吨,相较于消费原则下的碳排放降低了 1.93 亿吨。根据碳排放结果,本文随后计算了各国的减排责任,如在生产原则下,中国的减排责任为29.55%,美国为15.67%,中国、美国和印度是承担减排责任最大的三个国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