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国际经贸中的独立担保法律制度研究
【6h】

国际经贸中的独立担保法律制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大连海事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引言

第1章独立担保制度概述

1.1独立担保的概念

1.2独立担保的基本形式

1.2.1独立保函

1.2.2备用信用证

1.2.3备用信用证和银行独立保函的联系与区别

1.3独立担保的基本法律特征

1.3.1独立性

1.3.2单据性

1.3.3严厉性

1.3.4不可撤销性

1.4国际上独立担保的法律实践

1.4.1各国国内法的规定

1.4.2有关国际公约、国际惯例

第2章独立担保一般法律原理

2.1独立担保的基本结构及法律关系

2.1.1直接独立担保

2.1.2间接独立担保

2.2独立担保当事人主要权利和义务

2.2.1受益人的主要权利与义务

2.2.2担保人主要权利与义务

2.3独立担保的独立性思考

2.3.1独立性担保的本质是弃权担保

2.3.2独立性与无因性的区别

第3章独立担保合同实务问题研究

3.1独立担保合同的成立与生效

3.1.1以独立担保法律文件脱离担保人的控制起生效

3.1.2以独立担保法律文件规定的某一个特定时间生效

3.1.3以独立担保文件履行特定审批手续为标志。

3.2独立担保合同条款的变更

3.3独立担保合同权利的转让

3.3.1独立担保索款权的转让

3.3.2独立担保收益(款项)的转让

3.4独立担保合同项下索赔

3.5担保人对索款的审查及支付

3.6独立担保合同法律关系的终止

3.6.1担保人已经按照担保合同约定履行担保义务

3.6.2担保合同因为期限届满而终止

3.6.3担保合同因为解除而终止

第4章独立担保中欺诈例外问题研究

4.1独立担保的制度缺陷及欺诈例外含义

4.2独立担保中的欺诈的界定

4.2.1欺诈的含义

4.2.2各国法律及国际公约对欺诈的界定

4.2.3欺诈例外的具体情形

4.3欺诈性索赔的司法救济

4.2.1法院禁令

4.2.2保全措施命令

第5章我国独立担保法律制度的构建

5.1我国立法及实践对独立担保基本态度

5.1.1我国基本法律对独立担保的态度

5.1.2我国有关部门规章的规定

5.1.3我国司法实践中对独立担保的态度

5.2我国现行独立担保立法及司法实践存在的问题

5.2.1基本立法缺失

5.2.2部门规章的规定滞后

5.2.3国内法院审判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5.4完善我国独立担保制度的构想

5.4.1修订我国《担保法》,明确独立担保的法律地位

5.4.2审订配套部门规章,吸收国际通行做法

5.4.3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具体的规范性意见,指导审判实践

5.4.4健全独立担保欺诈例外制度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研究生履历

展开▼

摘要

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由于交易当事人或标的跨越不同国界,涉及不同的法律制度、交易习惯,因而国际交易的风险较一般国内交易大,为使得交易相对人能够忠实履行义务,一方往往要求对方提供担保。传统的担保中,担保人承担的是附属性和第二性的债务,在主债务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时,债权人追究担保人的责任时,担保人通常会依据基础合同提出种种抗辩,拒绝履行担保责任。随着国际经济交往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国内贸易飞速发展,特别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后,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加剧,跨越国境的贸易呈爆炸性增长,传统的担保手段已经不能适应这种发展的需求。如何在市场信息瞬息万变、各种风险因素错综复杂的经济交往中克服传统担保制度效率相对低下、追究担保人责任程序复杂、成本高等缺陷成为新的担保制度设计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鉴于此,一种新型的独立担保从交易实践中发展了起来。一般称其独立担保或银行独立担保,以区别于传统的担保方式。经过多年发展,独立担保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国际经济交易中,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也越来越多的使用这种新型的担保。与国外的立法和实践情况相比较,我国的独立担保制度还很不完善,法律缺乏明确规定。立法层面上的缺失导致了实践中对同一事实的法律关系出现不同的理解,甚至出现截然相反的观点,导致争议大量出现。 本文导言对独立担保产生的经济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第一章分介绍独担保制度的概况,对独立担保的概念、基本形式、国际法律实践等问题进行了介绍,认为银行独立保函和备用信用证是独立担保的两种基本形式,有着相似的特点和法律关系。第二章主要研究了独立担保的一般法律原理,通过对独立担保的基本结构、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及独立性等问题考察,明确了独立担保的本质是一种弃权性担保。第三章在对独立担保原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公约、国际惯例的相关规定对独立担保合同实务中法律关系的变动进行动态分析,以指导实践。第四章从保护交易安全性和平衡当事人利益关系角度研究独立担保可能存在的欺诈索款问题,研究独立担保制度运用中的司法救济措施。第五章在对我国目前独立担保制度的基本态度、存在的问题分析后,提出了笔者对完善我国独立担保法律制度的几点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