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跳跃式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的实践
【6h】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跳跃式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的实践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大连海事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引言

第1章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

1.1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揭示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1.1.1社会发展规律的内在根据

1.1.2社会发展规律的系统表述

1.2社会发展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2.1社会形态的整体演进——五种社会形态

1.2.2单个国家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社会跳跃式发展

第2章 社会跳跃式发展的生成机制

2.1社会跳跃式发展的内涵

2.2社会跳跃式发展的深层原因

2.2.1世界历史的形成,成为跳跃式发展的基础

2.2.2人类活动具有能动性,这为跳跃式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2.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自身特点,使社会发展呈现跳跃式

2.3跳跃式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第3章 “后发”国家跳跃式发展的特殊性

3.1“后发”国家的根源与本质探究

3.2“后发”国家社会发展特有的难题

3.3后发优势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实施跳跃式发展战略的可能条件

3.4后发展国家的发展路径

第4章 中国社会的跳跃式发展的实现

4.1中国社会跳跃式发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4.2“大跃进”给予中国进行跳跃式发展的启示

4.2.1“大跃进”的产生

4.2.2“大跃进”的启示

4.3中国社会跳跃式发展的契机

4.3.1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抓住第三次科技浪潮这个机遇

4.3.2加速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不断推动技术创新

4.3.3深化经济、政治和社会体制改革,进行体制创新

4.3.4跳跃发展的成败还取决于社会发展中各种重大问题的解决

4.4、中国社会跳跃式发展的意义

结 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 谢

研究生履历

展开▼

摘要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分析了社会发展的特殊形式——跳跃式发展,指出了社会跳跃式发展的深层原因,并以此为理论指导,研究了“后发展”国家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发展问题,着重探讨当今中国社会在进行跳跃式发展时应注意的问题,为中国社会如何实现跳跃式发展提出了一些浅见。 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马克思的社会发展观,社会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着重介绍了单个国家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第二部分探讨了社会跳跃式发展的生成机制,即社会跳跃式发展的深层原因。一是世界历史的行成;二是人类活动具有能动性,三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特点。 第三部分介绍了“后发”国家跳跃式发展的特殊性。从世界历史的演进看,现代化进程在不同的国家起步有早有晚、“现代性”因素在不同的民族或产生于内部或来自外力,这就形成了“早发内生型”和“后发外生型”两种现代化类型。从目前的现实情形看,“早发内生型”的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现代化的使命,处于从现代化向“后现代化”转换的过程中;而广大第三世界不发达国家,社会经济贫困、生产力水平不高,尚未完成工业化、现代化的任务,这样,它们的诸多问题就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后发”问题。 第四部分着重探讨中国社会跳跃式发展的实现。 “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而且要从现时代的高度实现发展,作为后发展国家的中国,摆脱欠发达状况,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唯一出路。历史发展到今天已不允许我们亦步亦趋地步发达国家发展之后尘,而必须以“加速发展”的跳跃方式实现社会发展的“飞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