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船舶进出口岸管理法律制度研究
【6h】

船舶进出口岸管理法律制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 言

第1章基本理论

1.1公法与私法

1.1.1公法与私法的涵义

1.1.2公法与私法的区别

1.2海事行政法归类

1.2.1海事行政法的作用

1.2.2海事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1.3公法对私权的过分干预的消极作用

1.4公法对私权隐蔽性干预

1.5私法理念与行政法的契合

1.6船舶进出口岸管理法律制度的原则

第2章国内航行船舶进出港签证管理法律制度

2.1船舶签证制度的历史沿革

2.1.1船舶签证制度的起源及发展

2.1.2船舶签证制度的现状

2.2船舶签证制度的性质

2.2.1船舶签证的概念

2.2.2船舶签证的法律性质分析

2.3中国国内船舶签证制度的完善历程

2.3.1船舶签证法律制度建设现状

2.3.2《07年规则》的评价

2.3.3《07规则》的特点归纳

2.4中国国内航行船舶签证制度的缺陷分析

2.4.1船舶进出港签证的行政成本太高

2.4.2对船舶安全监督难以到位

2.4.3船舶签证员责任太大,又没有足够手段来履行责任

2.4.4其他应当注意的问题

第3章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管理法律制度

3.1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管理法律制度的性质

3.1.1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管理法律制度概述

3.1.2设置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管理法律制度的法律原则

3.1.3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管理法律制度中涉及主要行政行为的法律性质分析

3.1.4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管理法律制度中主体、客体和内容

3.1.5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管理法律关系中主体权利义务实现的程序

3.1.6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管理法律制度中涉及的法律责任和监督处理

3.2相关国际公约的规定

3.3航运发达国家(或地区)船舶进出口岸的管理法律制度

3.3.1美国

3.3.2巴西

3.3.3澳大利亚

3.3.4新加坡

3.3.5香港

3.4我国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管理法律制度现状

3.5关于我国有关船舶进出口岸法律制度中《ISM规则》、《ISPS规则》的实施问题

3.6存在的问题

第4章对我国船舶进出口岸管理法律制度的建议

4.1对国内航行船舶进出港签证管理法律制度的建议

4.1.1改变签证形式,降低签证成本

4.1.2对船舶签证进行细分,削弱其"安全保险"作用

4.1.3对《船舶检验证书簿》需要记载的内容进行调整

4.2建立完善的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管理法律制度的建议

4.2.1统一海事部门的称谓

4.2.2明确审查期限

4.2.3整合立法

4.2.4电子申报系统方面规定的完善

结 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 谢

展开▼

摘要

在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的今天,海上贸易早已成为世界各国的主要贸易方式,航运业是实现国际贸易的重要保障,也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基础。港口作为贸易的窗口,其管理制度直接影响着贸易的发展,尤其是船舶进出港口管理方面的法律规定,更显得极其重要。我国现行的船舶进出港口管理制度方面的法律可分为国内航行船舶进出港签证管理法律和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管理法律,分别散见在我国不同时期不同部门制定的法律和规章中。这些法律和规章具体规定了船舶进出中国口岸时应满足的条件,履行的手续,及承担的相应责任。由于我国现有立法的粗放原则,加之法规零散,无法跟进快速增长的港口流量的步伐。笔者认为,对船舶进出港口管理制度法律的完善,对促进我国的贸易发展,深化改革开放有着深远的意义。 本文以对公法与私法为切入点,首先简要分析了公法和私法的涵义,介绍了行政法的原则和作用,阐述了公法对私权的过分干预的消极作用,进而引出船舶进出口岸管理法律制度的大原则。之后笔者分别对国内航行船舶进出港签证管理法律制度和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管理法律制度进行了分析。国内航行船舶方面,着重将《船舶签证管理规则1993》和《船舶签证管理规则2007》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07规则的进步和不足;国际航行船舶方面,通过和世界航运发达国家的相关法律制度的对比,分析了我国现存制度的现状和弊端。通过以上论述,笔者在本文最后一部分内容中对我国船舶进出口岸管理法律制度的今后的修订提出了建议,以期对我国相关立法的完善有所裨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