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分道通航制水域航行环境安全的集对综合评价研究
【6h】

分道通航制水域航行环境安全的集对综合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选题的背景

1.2研究的意义

1.3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1.4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国外对航行环境安全评价的研究

1.4.2国内对航行环境安全评价的研究

1.4.3集对综合评价方法在海上交通领域的研究现状

1.5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第2章 分道通航制规律的研究

2.1分道通航制的概念

2.2分道通航制的建立方法

2.3分道通航制的技术要素

2.3.1分道通航制的离岸距离

2.3.2通航分道的宽度

2.3.3分隔带的宽度

2.3.4分道通航制的长度

2.3.5分道通航制的转向

2.3.6分道通航制间的衔接

第3章 分道通航制水域航行环境安全的综合评价体系

3.1航行环境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3.1.1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步骤

3.1.2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2航行环境综合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3.2.1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3.2.2建立判断矩阵

3.2.3相容矩阵法求权重

3.2.4均方差法求权重

3.2.5组合权重法

3.3航行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求取

3.3.1指标权重集的构建

3.3.2相容矩阵法求权重

3.3.3均方差法求权重

3.3.4求算组合权重

3.3.5指标总权重的获得

第4章分道通航制水域航行环境安全的集对综合评价模型

4.1集对分析综合评价方法

4.1.1集对分析理论简介

4.1.2集对分析基础

4.1.3集对评价模型

4.1.4集对态势分析

4.2分道通航制水域航行环境安全的集对综合评价模型

4.2.1航行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指标集的建立

4.2.2航行环境安全综合评价评语集的建立

4.2.3综合评价指标集对评价分级标准的确定

4.2.4航行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标准集的确定

4.2.5航行环境安全的五元联系数综合评价模型

第5章 分道通航制水域航行环境安全的集对综合评价

5.1海峡分道通航制航行环境评价指标值的确定

5.2海峡分道通航制水域航行环境安全的集对综合评价

5.3海峡分道通航制水域航行环境安全的集对势分析

第6章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 谢

研究生履历

展开▼

摘要

自1976年英法两国间的多佛尔海峡实行分道通航制以来,分道通航制在改善航行环境、减少交通事故、提高航行效率、保障海上人命安全、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越来越多的分道通航制陆续施行。本文仔细研究了世界上110例分道通航制,结合IMO《关于船舶定线制的一般规定》对通航分道的规划设计原则与标准、建立方法、设计考虑因素以及技术要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警戒区、环形道和沿岸通航带等与分道通航制直接配套设置的定线制形式进行详细研究,取得了一些值得参考的结论。
   结合对分道通航制规律的研究成果,以海峡(水道)分道通航制为对象,针对通航分道水域的航行环境安全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分析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有关通航水域航行环境的研究成果和问卷调查结果建立了综合评价体系。基于普遍采用的层次分析法中的专家判断矩阵,采用融合主观赋值法和客观赋值法的组合权重法获取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利用MATLAB软件编写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和组合权重法程序,使评价体系趋于智能性。在海上交通领域引入联系数学的集对分析理论,通过问卷调查为综合评价指标建立危险度分级标准,构建了航行环境危险度的多元联系数综合评价模型。应用该模型对新加坡海峡、烟台长山水道和大连老铁山水道的分道通航制航行环境安全进行集对综合评价和集对态势分析。对海峡(水道)分道通航制进行比较分析,取长补短,为主管机关改善我国分道通航制的航行环境提供决策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