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情境感知的远程用户研究方法和工具研究
【6h】

基于情境感知的远程用户研究方法和工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移动计算环境

1.1.2 普适计算环境

1.1.3 情境感知

1.2 课题的提出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概述及章节安排

第2章 可用性研究人员的需求分析

2.1 用户研究活动分析

2.2 情境因素识别

2.3 功能点说明

2.4 应用场景描述

2.5 对可用性研究人员的需求确认

第3章 工具设计与原型测试

3.1 系统结构设计

3.2 交互设计及视觉设计

3.3 低保真原型制作与评估

3.3.1 原型制作

3.3.2 原型测试

3.3.3 测试结果

第4章 技术原型实现

4.1 系统设计与开发平台描述

4.2 系统架构

4.3 主要功能模块

4.4 系统实现中的关键技术

第5章 应用案例研究

5.1 案例描述及测试方案确定

5.2 测试过程

5.3 测试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及未来工作

6.1 总结

6.2 未来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 A 焦点小组(用户需求阶段)

附录 B 典型应用场景

附录 C 用户需求确认问卷

附录 D 主观满意度量表(原型测试阶段)

附录 E 可用性测试计划

附录 F 用户终端界面截图

附录 G 可用性研究人员终端界面截图

致谢

研究生履历

展开▼

摘要

当今,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产品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越来越重要,而产品的用户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竞争力,需要可用性研究人员进行大量的用户研究工作。传统的用户体验研究通常是采用人工方式在实验室环境下或实际的产品使用场景中采集用户行为特征信息,这样做不仅浪费人力财力资源,而且存在着效率低、数据不全面的缺点。远程用户研究方法打破了可用性研究人员与用户必须同时同地开展研究的限制,但却容易对实验过程失去控制。基于情境感知的远程用户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情境感知的特性,试图在用户能够接受该方法的前提下,便利可用性研究人员的用户研究工作,从而支持其进一步的产品设计及评估工作。
   人们随时随地携带手机,且手机高智能、多传感趋势日益凸显。使得手机能够成为情境感知的载体,同时,可用性研究人员能够通过手机间接获取到用户行为特征信息。于是,本研究选取手机作为基于情境感知的远程用户研究工具的用户终端,计算机作为可用性人员终端,开展后续工作。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分为五个阶段:文献调研、需求分析、工具设计及迭代改进、技术原型实现和应用案例研究。各阶段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文献调研阶段:对比总结了相关研究中的几种远程数据采集方法;(2)需求分析阶段:采用问卷调查、焦点小组、任务分析等方法,识别了三类情境因素,建立了典型应用场景,并明确了功能点特征;(3)工具设计及原型测试阶段:在前期文献调研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工具进行原型设计,包括概念设计、交互设计和视觉设计,并通过可用性测试对原型进行迭代改进;(4)技术原型实现阶段:可用性人员终端采用JSP+MYSQL的服务器系统,用户终端是基于Android手机系统,实现了基于情境感知的远程用户研究工具的部分功能;(5)应用案例研究阶段:为辅助可用性研究人员研究用户如何使用移动购物助手(MSA,mobile shopping assistant,一款手机应用程序),将该工具应用于这项用户研究工作中,开展了案例研究,测试结果表明:基于情境感知的远程用户研究工具能够在用户可接受的前提下,高效率地给可用性研究人员提供更加丰富的用户信息,从而便捷可用性研究人员的用户研究工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