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银行情报交换制度的法律研究
【6h】

银行情报交换制度的法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1章 国际税收情报交换及银行情报交换制度概述

1.1 国际税收情报交换概述

1.1.1 国际税收情报交换的背景

1.1.2 国际税收情报交换的概念

1.1.3 国际税收情报交换的内容

1.1.4 国际税收情报交换的作用

1.2 银行情报交换制度概述

1.2.1 银行情报交换的概念

1.2.2 银行情报交换的特点

1.2.3 银行情报交换的方式

1.3 银行情报交换的法律基础

1.3.1 双边条约

1.3.2 多边条约

1.4 银行情报交换的重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1.4.1 银行情报交换的重要性

1.4.2 银行情报交换的可行性

第2章 银行情报交换与银行保密义务的冲突与协调

2.1 银行保密义务的解析

2.1.1 银行保密义务的概念

2.1.2 银行保密义务的法律基础

2.1.3 银行保密义务的例外

2.2 银行保密义务与银行情报交换的制衡

2.2.1 承认银行保密义务的重要性

2.2.2 有限的银行保密义务

2.2.3 有限的车艮行情报交换

2.3 从“瑞银案”看国外对冲突机制的选择

2.3.1 美国模式

2.3.2 欧盟模式

2.4 结论

第3章 国际软法推动下的银行情报交换实践新做法

3.1 银行情报交换的国际软法发展

3.1.1 1998年《有害税收竞争:一个正在显现的全球性问题》报告

3.1.2 2000年《为税收目的而改善获取银行情报》报告

3.1.3 《2003年进度报告》

3.1.4 《2007年进度报告》

3.2 各国在银行情报交换方面的改善

3.2.1 禁止开立匿名账户

3.2.2 消除国内税收利益

3.2.3 明确银行保密义务

3.2.4 同步保护银行情报

3.3 跨境储蓄利息情报自动交换机制

3.4 与离岸金融中心的银行情报交换

第4章 我国银行情报交换法律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4.1 我国银行情报交换制度的发展

4.1.1 我国银行保密制度的现状

4.1.2 我国银行情报交换制度发展存在的症结

4.2 完善我国银行情报交换制度的法律建议

4.2.1 明晰适用银行两大义务的特定条件

4.2.2 丰富银行实现协税义务的手段

4.2.3 改进税务机关获取银行情报的方式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背景下,银行业发展迅猛,电子技术进步显著。而这也为跨国纳税人的逃避税行为提供了便利。为了有效利用税务资源,保障国家的税收收入,必须加强银行领域的税收情报交换。
   由于传统的银行保密制度十分严苛,这显然有碍税收征管活动的开展,不利于国际税务合作。因此近年来各国基于国家税收利益的考虑,逐渐放宽银行保密制度,积极开展银行情报交换。
   本文在充分认识国际税收情报交换制度的前提下,着重论述银行情报交换领域的发展,阐述了银行情报交换的重要性与可行性,分析了银行情报交换与银行保密义务的冲突与协调,重点对OECD为推动银行情报交换所做的贡献与努力进行了总结,并结合他国进行银行情报交换的新途径,立足我国银行保密制度的现状,对完善我国银行情报交换法律制度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本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从税收情报交换的背景、概念、内容演变和交换方式入手,简要阐述了国际税收情报交换制度。同时论述了银行情报的概念、特点和银行情报交换的重要性,为下文论述银行情报交换与银行保密制度的利益冲突与制衡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分析了在银行保密制度下推动银行情报交换的可行性,主要论述了银行保密义务及其例外。从“瑞银案”角度出发,阐述了美国与欧盟在维持银行保密义务与银行情报交换制度平衡关系中的不同做法。
   第三章重点总结了OECD在推动银行情报交换制度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并阐述了各国税务机关在银行情报交换领域的新举措。
   第四章立足我国国情,探讨如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保护储户个人银行信息的基础上,改进我国的银行情报交换制度,有效地打击纳税人的逃避税行为,从而推动我国与他国间的国际税务合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