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渤海水域规划航路航行风险识别与对策研究
【6h】

渤海水域规划航路航行风险识别与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水域航行安全研究现状

1.3.2 渤海水域航行安全研究现状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渤海海域航行环境研究

2.1 海域概况

2.2 自然条件

2.2.1 气象

2.2.2 水文

2.3 通航条件

2.3.1 主要港口

2.3.2 助航标志

2.3.3 碍航物

2.4 规划航路和船舶交通

2.4.1 渤海水域规划航路

2.4.2 船舶交通状况

2.4.3 交通事故状况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评价方法的选取和风险因素识别

3.1 常用评价方法的介绍

3.2 渤海水域规划航路评价方法的确定

3.2.1 船舶航行系统特征

3.2.2 物元分析法介绍

3.2.3 物元模型的建立

3.3 船舶航行风险因素的识别

3.3.1 水文气象因素

3.3.2 航路条件因素

3.3.3 船舶交通因素

3.3.4 海事管理因素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渤海水域航行风险评估

4.1 航行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4.1.1 层次结构的建立

4.1.2 评价因素与标准

4.2 基于AHP的航行风险指标权重

4.3 航行风险评估

4.3.1 确定评价等级

4.3.2 确定经典域、节域矩阵

4.3.3 综合关联度计算和评价等级的确定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渤海水域航行风险分析

5.1 航行风险问卷调查

5.1.1 基本情况

5.1.2 主观评判

5.2 航行风险分析

5.2.1 客观航行风险

5.2.2 主观航行风险

5.3 渤海水域高风险区域和航段

5.3.1 高风险区域分析

5.3.2 航段风险分析

5.4 航行风险综合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渤海水域航行风险调查表

致谢

研究生履历

展开▼

摘要

渤海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我国华北、华中、东北乃至西北的外贸进出口业务的主要运输通道,其腹地可直接或间接辐射全国近一半地区。但是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以及航运业、造船业的崛起,其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渤海是我国内海,深入大陆内部,因此其水深较浅,加之海域面积不大,因此该海域的海上交通状况一直较为严峻。然而近些年来,航行于渤海海域内的船舶不仅越来越多,而且更加趋向于大型化、快速化。由此,为了缓解该海域的交通压力,交通运输部于2011年组织制定并公布了《全国沿海船舶航路总体规划》,其中渤海海域规划航路共计18条。
  本文的主要工作就是对《全国沿海船舶航路总体规划》中位于渤海海域内的18条规划航路进行风险评价,以保障航行于该水域船舶的航行安全、提高海事监管的能力以及保障我国重要水上运输通道的安全。
  文中在掌握渤海海域的基础资料的同时,主要使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的因素进行识别,并建立了风险识别指标体系,确定风险评价指标值,结合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计算出各因素所占的指标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物元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并按划分的海区对指标因素进行风险评估;结合评估结果和船员的主观感受分别绘制渤海海域的客观、主观航行风险图;综合分析渤海水域的高风险区域,找出高危险航段,提出避免风险的对策及建议,供海事主管机关、船舶管理单位和经常航行于该海域的船员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