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港口石油储备基地海上溢油风险评估研究
【6h】

港口石油储备基地海上溢油风险评估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主要内容

第2章 港口石油储备基地溢油风险评估内容

2.1 港口石油储备基地溢油事故分析

2.2 港口石油储备基地风险源识别

2.2.1 油罐风险源的识别

2.2.2 输油管道风险源的识别

2.2.3 油码头风险源的识别

2.3 溢油事故后果识别

2.3.1 溢油量

2.3.2 油品种类

2.3.3 敏感区

2.3.4 应急响应能力

2.4 国内事故调查统计

第3章 港口石油储备基地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

3.1 模糊综合评价法

3.1.1 模糊数学的基本理论

3.1.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3.2 港口石油储备基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3.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3.1 计算权重方法的选择

3.3.2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3.4 评价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第4章 大连新港石油储备基地溢油风险综合评估分析

4.1 大连新港石油储备基地概况

4.1.1 海域简介

4.1.2 港区码头及油罐区

4.1.3 大连新港敏感区域

4.2 大连新港石油储备基地指标权重计算

4.2.1 溢油可能性指标权重计算

4.2.2 溢油危害后果指标权重计算

4.3 大连新港石油储备基地模糊综合评价

4.3.1 评价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4.3.2 模糊综合评价

第5章 港口石油储备基地溢油风险量化研究

5.1 溢油风险概率分析方法

5.1.1 溢油风险概率直接计算法

5.1.2 溢油风险概率故障树分析法

5.1.3 储油罐基础概率计算

5.1.4 输油管道基础概率计算

5.2 溢油量计算

5.2.1 储油罐的溢油量

5.2.2 输油管道

第6章 港口石油储备基地溢油风险防范及应急措施

6.1 风险可接受水平分析

6.1.1 风险接受准则

6.1.2 风险矩阵

6.1.3 可接受水平分析

6.2 油罐溢油事故防范措施

6.2.1 改进油罐工艺装置

6.2.2 强化人的安全行为

6.2.3 加强油库安全设施

6.3 输油管道溢油事故防范措施

6.4 油码头溢油事故防范措施

6.4.1 确保装卸设备的完整性

6.4.2 提高油船靠泊作业的调度管理

6.4.3 完善装卸作业流程规范

6.5 港口溢油应急体系的建立

6.5.1 溢油事故应急计划

6.5.2 溢油事故应急组织

6.5.3 溢油事故应急技术

6.5.4 溢油事故应急设施

6.5.5 溢油事故外援机构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石油作为一种战略储备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已经建立了多处大型石油储备基地。由于海运条件的优越性,许多石油储备基地都分布在沿海港口,从而油码头和石油吞吐量都增多,导致溢油事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严重地破坏了港口环境和海洋生物资源,加剧了我国海洋溢油的风险,使海洋溢油的预防和应急任务异常艰巨。因此,将港口石油储备基地的溢油风险作为一个系统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价分析,制定防范措施和建立应急体系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溢油事故资料的分析,总结了溢油事故发生的原因,得出港口石油储备基地溢油事故发生的三种形式:油罐、输油管道、油码头,分析它们溢油事故发生的关键因素,对港口溢油事故的风险源和危害后果进行识别分析,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首先介绍了模糊综合评价的理论基础、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型的建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港口石油储备基地溢油可能性和危害后果评价模型,以大连新港为例进行溢油风险的综合评价。其中,通过向大连新港的工作人员发放问卷调查表,结合层次分析法和隶属度函数对各个指标权重和隶属度进行计算分析,确定其影响大小。然后对溢油风险进行量化研究,利用数学概率公式对主要因素引发溢油事故发生的概率进行计算,依据主要风险因素的特征计算其产生的溢油量。最后根据溢油可能性和危害后果确定溢油风险等级,提出了港口石油储备基地溢油防范措施和应急体系,供相关管理部门参考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