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海事对物诉讼制度研究:兼谈对我国船舶扣押制度的启示
【6h】

海事对物诉讼制度研究:兼谈对我国船舶扣押制度的启示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1章 海事对物诉讼制度概述

1.1 海事对物诉讼的概念

1.1.1 海事对物诉讼的含义

1.1.2 海事对物诉讼的起源:罗马法对物诉讼

1.1.3 海事对物诉讼与对人诉讼

1.2 海事对物诉讼制度的程序

1.2.1 海事对物诉讼的提起

1.2.2 海事对物诉讼中的船舶扣押

1.2.3 海事对物诉讼的审判与执行

1.3 海事对物诉讼制度的基本功能

1.3.1 债权担保功能

1.3.2 案件管辖权确立功能

1.4 海事对物诉讼制度在不同法域的演变

第2章 海事对物诉讼中“被告”的认定

2.1 海事对物诉讼中“被告”认定的不同理解

2.1.1 以船舶为“被告”

2.1.2 以船舶所有人或者光租人为“被告”

2.2 “被告”认定不清带来的法律困境

2.2.1 “一事不再理”原则应否适用

2.2.2 仲裁协议效力应否受到影响

2.3 对于海事对物诉讼之“被告”的重新审视

2.3.1 基于海事对物诉讼法律性质的考察

2.3.2 基于海事对物诉讼功能属性的考察

2.3.3 基于海事对物诉讼立法实践的考察

第3章 海事对物诉讼的起诉条件

3.1 海事对物诉讼针对的船舶范围

3.1.1 当事船舶

3.1.2 姊妹船舶

3.1.3 关联船舶

3.2 海事对物诉讼针对的海事请求范围

3.2.1 不受船舶权属关系限定的海事请求

3.2.2 受到严格限定的海事请求

3.3 真正责任人与被扣船舶之间的权属关系

3.3.1 诉因发生时的所有权或光租关系

3.3.2 提起诉讼时的所有权或光租关系

第4章 海事对物诉讼的实现方式——船舶扣押

4.1 海事对物诉讼与船舶扣押的关系

4.1.1 提起海事对物诉讼是船舶扣押的前提条件

4.1.2 船舶扣押是海事对物诉讼的实现方式

4.2 船舶扣押以后的海事对物诉讼程序发展

4.2.1 船舶扣押对于第三方权利的影响

4.2.2 提供担保:海事对物诉讼向对人诉讼转变

4.2.3 未提供担保:海事对物诉讼判决

4.3 海事对物诉讼中的错误扣船

4.3.1 海事对物诉讼中错误扣船的归责原则

4.3.2 海事对物诉讼中错误扣船归责原则的新发展

第5章 海事对物诉讼视阈下我国船舶扣押制度之反思

5.1 我国船舶扣押与海事对物诉讼的关系

5.1.1 我国船舶扣押与海事对物诉讼的异质性

5.1.2 我国船舶扣押立法的海事对物诉讼痕迹

5.1.3 我国船舶扣押与海事对物诉讼的共性

5.2 海事对物诉讼对于完善我国船舶扣押立法的借鉴意义

5.2.1 我国船舶扣押条件立法之修改建议

5.2.2 构建我国错误扣船制度之立法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海事对物诉讼是英美海事法中一项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程序性制度。在国际航运实践中,海事对物诉讼俨然已经成为海事请求人保护其权利的有力武器。同时,由于有了航运与贸易的依托,海事对物诉讼制度这朵奇葩也格外地绚丽夺目。本文以对于海事对物诉讼制度进行系统化研究为目标,采用了历史分析、比较分析和价值分析等方法,在对基本概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试图理清海事对物诉讼的法律性质及其当前面临的理论挑战,考究其所面临的法律困境,兼以比较法为视角审视海事对物诉讼的立法实践,最后落脚于该制度对于创新我国船舶扣押制度的借鉴和启示。本文内容共分为五个部分:
  本文的第一部分从基本概念着手,介绍了海事对物诉讼的含义、历史演进、程序及功能等,同时将海事对物诉讼与对人诉讼进行对比,意图对于该制度的基本内容进行介绍。
  本文的第二部分着重于对海事对物诉讼中“被告”的认定问题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理论界现有的两种不同观点,对各种观点的支持理由进行归纳和总结;其次,在前述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制度在实践中面临的法律困境;最后,对两种观点进行分析与评判,并且提出本文对于解决法律困境的建议。
  本文的第三部分立足实践,重点分析了实践中启动海事对物诉讼需要满足的基本条件。具体而言,该部分详尽探讨了船舶、海事请求和权属关系三个条件,并就各个条件的争议问题进行了分析。
  本文的第四部分以海事对物诉讼中的船舶扣押制度为基点展开研究。着重梳理了海事对物诉讼与船舶扣押的基本关系。同时,就船舶扣押以后的海事对物诉讼程序问题和错误扣船问题进行了研究。
  本文的第五部分将研究的视角回转向了我国的船舶扣押制度。在对我国船舶扣押与海事对物诉讼的关系进行论证的基础上,审视和反思我国船舶扣押制度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提出海事对物诉讼对于完善我国船舶扣押制度的启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