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沿海经济园区成长与依托城市的交通区位关系研究
【6h】

沿海经济园区成长与依托城市的交通区位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问题的特性

1.3.1 沿海经济园区的界定

1.3.2 园区成长的基本内涵

1.3.3 园区与依托城市交通区位关系的基本内涵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样本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1.5.1 样本的选取

1.5.2 数据来源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区位理论

2.1.2 交通运输理论

2.1.3 城市空间理论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区位与交通因素的研究

2.2.2 经济园区成长方面的研究

2.2.3 经济园区与城市关系方面的研究

2.2.4 研究现状评述

第3章 沿海经济园区总体发展特征研究

3.1 数据的采集处理与研究方法

3.1.1 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3.1.2 经济园区的基本类型

3.2 沿海经济团区设置的阶段性特征

3.2.1 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代表的起步阶段

3.2.2 地方园区大量设置的快速增长阶段

3.2.3 园区类型多样化阶段

3.2.4 园区调整设置阶段

3.3 沿海经济园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3.3.1 空间分布不均衡

3.3.2 空间集聚趋势不断增强

3.3.3 各区域空间集聚规模不一

3.3.4 园区产业集群分布

3.4 沿海经济园区的产业与功能定位特征

3.4.1 区域经济的主力与增长点

3.4.2 引领区域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

3.4.3 功能定位差异化发展

3.5 本章小结与建议

3.5.1 小结

3.5.2 启示与建议

第4章 沿海经济园区交通运输体系评价研究

4.1 沿海经济园区交通运输体系评价模型的构建

4.1.1 样本的选择

4.1.2 交通优势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 沿海经济园区交通优势度评价结果分析

4.2.1 路网密度

4.2.2 交通设施影响度

4.2.3 区位优势度

4.2.4 交通优势度

4.3 区域交通运输条件对沿海经济园区的影响研究

4.3.1 交通运输设施对园区空间位置选择的影响

4.3.2 微观交通区位对园区空间扩张的影响

4.3.3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与经济园区成长的关联性研究

4.4 本章小结与建议

4.4.1 小结

4.4.2 启示与建议

第5章 沿海经济园区与依托城市不同交通区位的空间扩张特征研究

5.1 关键问题与数据处理

5.1.1 关键问题

5.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2 不同区位关系下经济园区空间扩张特征研究

5.2.1 沿海经济园区总体空间扩张过程与特征研究

5.2.2 不同区位类型园区扩张的空间特征研究

5.3 不同区位经济园区扩张的经济特征比较研究

5.3.1 园区扩张的资本投入比较

5.3.2 园区扩张的经济产出比较

5.4 本章小结与建议

5.4.1 小结

5.4.2 启示与建议

第6章 依托城市对园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6.1 关键问题

6.2 依托城市对经济园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6.2.1 构建依托城市影响园区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

6.2.2 指标体系的因子分析

6.2.3 依托城市对经济园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

6.3 依托城市投资对经济园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

6.3.1 依托城市投资与园区经济发展关系的初探

6.3.2 构建依托城市投资对园区经济发展影响的面板数据模型

6.3.3 依托城市投资对经济园区经济发展影响的定量研究

6.4 本章小结与建议

6.4.1 小结

6.4.2 启示与建议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沿海地区土地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加剧,“工业与城镇建设围填海”逐渐成为沿海城市拓展发展空间的主要途径。但围填海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规划面积过大而土地闲置以及远离城市的围填海区发展缓慢等问题。为了克服“工业与城镇建设围填海区”发展历史较短,不足以刻画其成长规律的限制,论文选择属性、功能定位与围填海区相似的沿海经济园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沿海经济园区的成长规律既解决围填海区成长的相关理论问题,同时也为指引沿海经济园区的健康发展提供依据。依托城市在沿海经济园区成长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由于二者间存在不同的区位关系,使得依托城市对园区成长的影响主要通过交通联系得以完成,因此探索沿海经济园区成长与依托城市的交通区位关系,研究依托城市对经济园区空间扩张与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对明晰沿海经济园区的成长规律,指导沿海经济园区及围填海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系统分析了沿海经济园区的总体发展特征。目前尚无权威机构公布全面的经济园区名录,因此论文通过搜索网站、年鉴等多种途径梳理了53个沿海城市482个经济园区属性信息。在此基础上从时间、空间、内涵发展三个维度,探讨了沿海经济园区的设置历程、空间分布以及产业与功能定位特征。具体而言,沿海经济园区的设置具有阶段性特征,集中体现在园区设置数量的变化及类型的更迭;空间分布上,沿海经济园区呈现不均衡分布状态,形成了以天津、上海、广州为中心的集聚区及海西集聚带,各集聚区(带)的集聚规模与强度有所差异,园区的各产业发展同样表现出集聚态势,但也反映出园区产业发展同质化问题;沿海经济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带动了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其产业发展与功能定位因园区等级和类型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又与园区享受的优惠、支持以及建园标准密切相关。
  (2)构建了沿海经济园区的交通优势度评价模型,对沿海经济园区交通运输体系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区域交通运输条件对园区成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沿海经济园区大多处于高效、发达的交通环境中,交通枢纽城市的经济园区交通优势度较高,其经济发展迅速,空间扩张强度也相对较高。受交通条件影响,沿海经济园区的空间扩张表现出“向城”与“向海”两个趋向,其中经济园区与依托城市的微观区位引导园区“向城”扩张,以港口为中心形成的集疏运体系,则对经济园区具有“向海”扩张的吸引力,而依托城市对外联系的放射路网则是园区空间布局与扩张的主要选择。
  (3)从沿海经济园区与依托城市的交通区位关系入手,定量研究了不同区位类型园区的空间扩张特征。根据经济园区与城市的相对位置与交通距离,将沿海经济园区划分为远离城市型园区、城市边缘型园区与城市内部型园区三种类型,运用GIS空间叠置分析,分别研究了三种区位类型园区的空间扩张过程与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前经济环境以及土地调控政策影响下,沿海经济园区发展25年,实际建设的空间规模最大不超过60km2。受区位环境影响,三类园区空间扩张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是远离城市型园区、城市边缘型园区、城市内部型园区,扩张形态分别为多方向扩张、半圆形扩张、内生式扩张。而园区的空间扩张过程与其经济发展阶段有关,尤其以建设初期与“二次创业”阶段园区空间扩张最为明显。园区扩张的投入与产出效率比较表明,远离城市型园区空间扩张投资密度最高,城市边缘型园区“二次创业”后空间扩张的产出效率明显上升,三类园区在发展25年后均对依托城市实现16%的经济贡献。
  (4)构建了依托城市对园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全面分析了依托城市要素对经济园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依托城市对园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显著正向,依托城市的经济规模、投资能力、科教水平、人力资源等因素为经济园区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其影响系数均在0.8以上。
  (5)通过构建依托城市投资影响园区经济发展的面板数据模型,定量研究了依托城市投资对园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依托城市投资对园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系数为1.209,明确了依托城市投资与园区经济发展间的一般数量关系。揭示了依托城市投资对园区经济发展影响的波动变化,其波动幅度在0.79%~1.09%之间,指出依托城市投资的作用效能上升期出现在园区建设初期、“二次创业”和转型升级阶段,目前依托城市投资对园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处于平缓下降阶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