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加强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研究
【6h】

加强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引言

1选题的创新程度和应用价值

2研究的逻辑思路和主要内容

1.中国企业战略管理发展过程及趋势展望

1.1国外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1.2国内对加强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解

1.3中国企业战略管理的发展过程

1.4中国战略管理的趋势展望

2.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必要性

2.1中小企业加强战略管理的迫切性

2.1.1面临快速变化的动态环境

2.1.2严重缺乏战略管理经验

2.1.3企业战略对企业全局的重要性

2.2中小企业的内涵、重要作用及管理特点

2.2.1中小企业的内涵

2.2.2中小企业的重要作用

2.2.3中小企业管理的特点

2.3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主要特点

3.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3.1企业管理不健全,缺乏战略管理基础条件

3.1.1生产管理不科学

3.1.2财务管理不健全

3.1.3研发能力不足

3.2只重眼前利益,缺乏战略思维

3.2.1传统保守文化的影响

3.2.2制度安排的影响

3.2.3企业经营者素质缺陷

3.3强调战略管理形式,忽视战略管理机制

3.4战略管理缺乏弹性,环境适用性差

3.5战略与企业文化脱节,缺乏与战略相适应的企业文化

3.5.1企业文化滞后于企业战略的迅速发展

3.5.2企业文化不适应战略环境变化

3.5.3企业文化有“文”无“化”

3.5.4企业文化缺乏个性

4.成功企业战略管理的实现途径

4.1完善战略管理的基础

4.1.1建立有保证的生产管理体系

4.1.2构建良好的财务管理体系

4.1.3提升企业研发管理能力

4.2提升企业家的战略管理能力

4.2.1培养企业家自身素质和才能

4.2.2创造良好的企业家成长制度

4.2.3培养企业家的战略思维能力

4.3培育有助于战略成功的管理机制

4.3.1构建一套完整的战略管理制度化平台

4.3.2组建科学的战略管理决策体系

4.3.3提高战略管理实施的执行力

4.3.4建立战略管理绩效的评价体系

4.4采取灵活适应的战略柔性管理

4.4.1战略柔性的内涵

4.4.2战略柔性所适应的环境

4.4.3构筑战略柔性体系

4.5培育与企业战略管理相适应的企业文化

4.5.1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4.5.2企业文化作用企业战略的机理

4.5.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战略管理

5.DXG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战略管理案例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目前,中小企业已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大力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一个重要目标。然而由于当前中小企业在战略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和可持续发展。本文正是基于中小企业的这一历史背景把如何成功实现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作为本文研究的主题。通过对中国目前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现状和问题进行剖析,尽可能的找出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薄弱环节,挖掘中小企业战略成功的共同规律和实现条件,并提出成功企业战略管理的五条实现途径。以上提出的成功实现战略管理的途径,构成了中小企业成功战略管理的理论模式。在此基础之上,本文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结合DXG公司战略管理的发展过程的实际情况证明了该理论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的可行性。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即:中国企业战略管理发展过程及趋势展望、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必要性、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现状与问题、成功企业战略管理的实现途径和案例分析。 第一章分析和总结了中国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发展过程,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主要从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产生了对战略管理的需求,并结合人们对战略管理的理解和实践的过程来进行阶段划分和总结的。 第二章分析了中小企业加强战略管理的必要性。从中小企业面临动态环境迫使企业要加强战略管理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缺乏战略管理经验的事实和战略管理对企业的全局性,得出加强中小企业战略管理迫切性的要求。从中小企业的内涵界定、重要作用及管理特点出发,得出中小企业区别于大企业的战略管理的特点。 第三章着重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战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挖掘其深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缺乏战略管理基础条件、缺乏战略思维、忽视战略管理机制、环境适用性差和缺乏与战略相适应的企业文化。 第四章从理论上分析和探讨了成功实现企业战略管理的途径,挖掘了中小企业在成功实现战略管理的一些共同的规律和管理机制并提出相应的模式。相应地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改善措施:完善战略管理的基础、提升企业家的战略管理能力、培育有助于战略成功的管理机制、采取灵活适应的战略柔性管理、培育与企业战略相适应的企业文化。 第五章从一个中小企业成长过程来具体分析以上的模式,并以此来论证以上结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