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女性刻板印象——关于全国七家报纸新闻中女性形象的研究报告
【6h】

女性刻板印象——关于全国七家报纸新闻中女性形象的研究报告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前言

1.1研究的动因

1.2研究的方法

1.3研究的内容

第2章性别刻板印象的理论背景

2.1理论背景概述

2.1.1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

2.1.2西方女性主义理论

2.1.3社会性别理论

2.1.4霸权理论

2.2社会性别

2.2.1性别与社会性别

2.2.2媒介与社会性别建构

2.3国内媒介与性别理论研究的现状

第3章对全国七家报纸样本内容分析的结果

3.1女性形象出现的基本情况

3.2女性形象的身份特征

3.2.1各领域女性在报纸中的分布情况

3.2.2性别在各领域的身份特征

3.3报纸对女性形象的描述

3.3.1女性形象的描述情况

3.3.2消息源形象特征

第4章女性刻板印象成因分析

4.1媒介形象与社会意识

4.2媒介女性刻板印象成因的客体分析

4.2.1客观存在的性别差异

4.2.2社会习俗中传统观念影响

4.2.3经济生活中职业性别隔离

4.2.4政治生活中参与水平不高

4.3媒介女性刻板印象成因的主体分析

4.3.1媒介在刻板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4.3.2媒介的从业现状

第5章为完善媒介女性形象提出的对策建议

5.1理论层面

5.1.1理论研究本土化

5.1.2理论研究系统化

5.2实践层面

5.2.1行业自律——发挥媒介NGO力量

5.2.2个人自律——培训强化记者社会性别意识

5.2.3建立奖惩机制

第6章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成果

展开▼

摘要

在媒介与性别领域的研究表明,媒介传播的内容大都存在着性别刻板印象。这是由客观存在的性别差异、社会习俗中传统观念的影响、女性在政治经济生活中受到限制从而形成的社会群体形象,与媒介中男权文化主导、女性工作者集体失语导致的媒介性别刻板印象,这两者的共力作用下形成的。性别刻板印象必将影响社会性别建构,使性别平等的实现变得遥遥无期。 从目前研究情况来看,关于国内报纸新闻中女性形象的研究仍缺乏系统调查。本文以内容分析为基础,随机抽取2005年至2007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江西日报》、《信息日报》、《新快报》、《北京晚报》每份三十期报纸为样本进行调查。由于调查条件和时间的限制,本文旨在透过样本见微知著,了解女性形象在我国报纸媒体中的整体表现。结果表明:男性和女性在报纸上出现的数量相差悬殊;身份上,报纸中的女性形象偏向于生活领域,并形成了普通、被领导、边缘化的身份形象;形象描述上,无论是哪一领域的女性,其“美丽”的外表都是描述的主要特征之一,而在情感性格上则以突出女性的感性特质为主,另外较之于男性,女性的消息源特征表现不明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