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灰阑故事的东西方处理——元杂剧《包待制智勘灰阑记》与《高加索灰阑记》比较
【6h】

灰阑故事的东西方处理——元杂剧《包待制智勘灰阑记》与《高加索灰阑记》比较

代理获取

摘要

“灰阑故事”是一则古老且经久不衰的故事,在其流传与演变过程中,通过与不同民族文化碰撞,擦出了别样的火花,李行道的《包待制智勘灰阑记》与布莱希特的《高加索灰阑记》便是这其中的两朵奇葩。中国的戏曲文学在元代达到巅峰,形成了具有较为完整的体系的元曲。随着岁月的流转,它不仅自身在进行不断的改良与完善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一大国粹,而且凭借其强大的艺术魅力远播欧美,将中国优秀的戏曲文本、戏曲表演艺术带到了西方,并对其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布莱希特便是这场东方文化西进运动中典型的吸收者与转化者,他乐于接受来自中国的戏曲文化,钟情于京剧的表演艺术,一方面结合京剧艺术的独特表现手法,形成了他个人独具特色的戏剧理论核心——“间离效果”;另一方面,他还创作了不少带有深厚中国风韵味的作品,《高加索灰阑记》就是他笔下东西方戏剧文化结合得最为天衣无缝的作品。纵观两部作品,两位作者围绕着“二母争子”这一母题,通过不同的场次安排、情节组合与戏曲演唱,用同样贴近群众的语言,展开了不同的情节,刻画了不同的人物,表现了不同的主题思想,揭示了不同的社会现象。可以说,这两者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艺术精华,也是布莱希特“间离”戏剧理念的成熟体现。通过对这两部作品的分析,不仅可以看到中国文化对西方的积极作用,更可以清晰地看到西方文化创作中结构更为复杂,层次更为丰富,记叙手法也更为多变,加上对感性思维的重视,在塑造人物、打造情节过程中显得更为丰满。这一些通过比较而得的都是我国民族文化需要认识并吸收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文学创作不断前进,攀上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