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失地农民权益法律保护研究——以江西省新余市为例
【6h】

失地农民权益法律保护研究——以江西省新余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 引言

1.1选题意义

1.2文献研究综述

1.3写作内容、思路和难点

1.4研究方法

1.5可能面临的困难与解决方法

1.6预期成果、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2章 有关失地农民的法学分析

2.1失地农民的法律概念

2.2失地农民的法律特征

2.2.1法律主体不确定性

2.2.2土地失去的被动性

2.2.3权益丧失的彻底性

2.3失地农民作为弱势群体的法学分析

第3章 新余市失地农民权益流失的现状

3.1新余市失地农民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概况

3.1.1抽样调查的设计

3.1.2抽样调查的基本情况

3.2新余市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现状反映

3.2.1征地范围过宽,农民土地经营自主权流失

3.2.2土地征用补偿标准低,农民财产收益权、生存权严重受损

3.2.3征地补偿款分配混乱,农民的土地财产分配权受侵犯

3.2.4农民就业权的流失

3.2.5征地程序不完善,失地农民公平参与的民主权益严重缺失

3.2.6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的缺失,失地农民的长远发展权受限制

第4章 新余市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原因

4.1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导致农民利益萎缩

4.2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不完善

4.2.1集体土地产权主体不清

4.2.2集体土地产权内容残缺

4.2.3土地所有权主体与使用权主体之间“责、权、利”关系不明

4.3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缺陷

4.3.1征地过程带有强制性

4.3.2征地补偿数额过低

4.3.3土地补偿受益主体不明

4.3.4土地补偿客体不够全面

4.4法律缺陷给失地农民维权造成硬伤

4.4.1农民土地所有权主体身份立法不明晰,所有权利益得不到保障

4.4.2没有专门规范征地行为的法律,失地农民缺少法律救济渠道

4.5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4.5.1失地农民养老需求普遍被忽略,可持续生计没有被考虑

4.5.2社会保障表现出多方面资源枯缺

4.5.3保障方式单一,水平过低,保障制度安全性不够

第5章 失地农民权益法律保护的对策与构想

5.1失地农民权益法律保障的国内外经验

5.1.1失地农民权益法律保障的国外经验

5.1.2失地农民权益法律保护的几种国内模式与经验

5.2失地农民权益法律保护的建议与对策

5.2.1总体目标

5.2.2总体思路

5.2.3法律保护措施

第6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新余市失地农民生活现状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导致大量农民失去了赖以维生的土地,利益严重受损,成为社会弱势群体。由于农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己成为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立足新余市失地农民的现状,针对土地征用中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致力于适合新余市失地农民权益法律保护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是非常必要的。
   第一部分,通过对失地农民的法律概念、法律特征等进行法理分析,指出在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不仅失去了土地,还失去了基本生活保障的权利、就业权、财产权及其它相关权利,其主体性丧失,成为既不是农民也不是市民的弱势群体。
   第二部分,对新余市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现状和原因进行抽样调查分析,认为我国现行的集体土地产权主体不明晰,导致农民在征地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权益得不到保障;征地目的和范围太宽,公共利益无限扩张,导致土地征用权的滥用;在征地补偿标准上,没有考虑土地的市场交易价格和劳动力的失业损失,农民享受不到土地的增值利益;在土地补偿款方面,分配和管理比较混乱,农民缺乏应有的民主权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社会保障方面的具体规范缺失,导致失地农民难以维持其长远生计。以上这些都与征地法律制度不完善有关。
   第三部分,针对目前新余市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现状,提出失地农民权益法律保障的若干对策:一是培养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的法律意识;二是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明确界定农村土地产权主体,理清责权利关系;三是健全农村土地征用制度,严格征地法律程序;四是完善失地农民权益补偿机制,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五是提供司法救济;六是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教育与就业培训制度等。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以理论分析为主导,实践佐证为补充,针对失地农民权益流失的局面,找到具体症结所在,并在我国相关制度存在缺陷与失地农民权益受损之间建立因果关系。重视比较研究,从分析国内外失地农民权益法律保护经验中得出启示,在法律层面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的对策与举措。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