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纯粹理性批判》之先验演绎思想解读
【6h】

《纯粹理性批判》之先验演绎思想解读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 引言

第2章 什么是范畴的先验演绎?

2.1先验演绎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地位

2.2先验演绎的方法论

2.3向范畴的先验演绎的过渡

第3章 第一版先验演绎解读

3.1先验演绎的路线及经验与范畴的关系

3.2主观演绎之三重综合及先验统觉

3.2.1直观中领会的综合

3.2.2想像中再生的综合

3.2.3概念中认定的综合

3.2.4先验统觉

3.3客观演绎

3.3.1范畴作为先天知识的可能性

3.3.2知性与一般对象的关系

3.4主观演绎之想像力及知性

第4章 第二版先验演绎解读

4.1范畴的客观有效性证明

4.1.1联结

4.1.2统觉

4.1.3根源于统觉的知性

4.1.4统觉与判断的逻辑形式

4.1.5范畴及其先验演绎的两种方式

4.2范畴的客观实在性证明

4.2.1范畴运用的对象

4.2.2范畴如何运用于对象

4.2.3内感官与统觉的区分

4.2.4由经验出发的先验演绎

4.2.5先验演绎的结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部经典著作。在其中,康德不仅对以往的认识论思想进行了总结和批判,而且为了走出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困境,提出了富有创造性和启发性的思想,并因此改变了整个西方哲学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本文主要着眼于考察《纯粹理性批判》当中范畴的先验演绎思想。虽然康德在第二版中重写了范畴的先验演绎部分,但两版先验演绎所要解决的问题没有不同,二者都要证明范畴的客观有效性和客观实在性。所以本文亦将两版先验演绎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进行解读,希图全面把握范畴的先验演绎思想。第一章简单回顾了以往认识论的发展进程,其中特别对近代唯理论和经验论发展的进程作了一个总结,因为这是康德的认识论的出发点和前提。第二章主要论述先验演绎的地位和方法,并且将第14小节“向范畴的先验演绎的过渡”解释为客观演绎的一个雏形。第三章详细解读第一版先验演绎思想。第一版先验演绎分为主观演绎和客观演绎。主观演绎是服务于范畴的客观实在性证明的。客观演绎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演绎出范畴的普遍必然性,第二步是演绎出范畴如何运用于人类感性直观,从而构成有客观实在性的知识。前者属于范畴的客观有效性证明,后者属于范畴的客观实在性证明。第四章详细解读第二版先验演绎思想。第二版先验演绎可以直接分为两个步骤,即范畴的客观有效性证明和范畴的客观实在性证明。范畴的客观实在性证明是服务于范畴的客观有效证明的,是对范畴的客观有效性证明的继续深入。第五章总结两版演绎的结构和思路,以证明两版演绎的目的是一致的。并且,对康德所提出的认识主体的能动性思想进行简要分析和评价。纯粹统觉的本源的综合统一性是认识的可能性依据,也就是知识的确定性的基础,同时也是范畴的客观有效性和客观实在性的最终根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