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治理——以我国中部地区为例
【6h】

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治理——以我国中部地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导论

1.1选题依据

1.2本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研究现状

1.3研究的意义

1.4研究思路

第2章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发展

2.1地方政府竞争及其核心概念

2.1.1地方政府的概念

2.1.2地方政府竞争的含义

2.1.3地方治理的内涵

2.2 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2.2.1区域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竞争的背景

2.2.2地方政府竞争对区域发展的作用分析

第3章 目前我国中部地区地方政府竞争现状及效应

3.1 目前我国中部地区地方政府竞争现状

3.1.1中部地区发展概况

3.1.2 中部地区地方政府竞争的目的

3.1.3中部地区地方政府竞争的手段

3.2中部地区地方政府竞争对地方治理的效应

3.2.1 中部地区地方政府治理的目标取向与绩效导向

3.2.2我国中部地区地方政府竞争中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

3.3我国中部地区地方政府竞争中的竞争失效与治理失效

3.3.1 中部地区地方政府竞争失效的表现

3.3.2 中部地区地方政府竞争中的地方治理失效

第4章 中部地区地方政府竞争与地方治理原因探析

4.1 中部地区地方政府竞争与地方治理的制度基础

4.1.1 中部地区地方政府竞争与地方治理的演变

4.1.2中部地区地方政府竞争产生的制度基础

4.1.3 中部地区地方政府治理形成的制度基础

4.2 中部地区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利益博弈

4.2.1 中部地区政府竞争、市场分割与经济发展

4.2.2中部地区地方政府在区域市场秩序中的利益博弈

第5章规范中部地区地方政府竞争、推进区域治理的路径研究

5.1 区域治理的含义

5.2规范中部地区地方政府竞争、推进区域治理的路径研究

5.2.1体制层面(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制度化、政绩考核制度的改革、不良竞争的管制)

5.2.2地方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层面

5.2.3中部地区区域市场发育层面

5.2.4公民参与层面

5.3关于推进中部地区区域治理的展望

5.3.1区域治理中中部地区政府职能的转变

5.3.2转变政府职能对推进区域治理的推动作用

第6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整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区域经济发展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也带来了区域与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部各省之间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各省之间发展和福利水平的不平衡。如何引导各地方政府进行良性竞争,从而促进区域治理,实现各区域协调发展。
   本文旨在从地方政府和地方治理的一般概念出发,分析地方竞争与区域治理的关系,以我国中部地区作为分析案例,总结中部各地方政府竞争的现状,分析地方政府竞争对区域经济产生的政府效应。指出中部地区地方政府治理的目标取向与绩效导向:即围绕实现地方政府利益(效用)集合最大化或注重实现地方政府官员个人及集体利益最大化以及辖区居民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及目标,催生了我国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在这种非良性的竞争格局中,竞争的负效应逐渐显现出来。由此,地方政府竞争中出现了地方保护主义、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短期行为与机会主义等异质行为,造成经济中的区域市场分割和区域经济差异。
   文章还进一步探寻地方政府竞争产生的深层土壤:制度基础以及中部地区地方政府在区域市场秩序中的利益博弈。主张从体制层面(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制度化、政绩考核制度的改革、不良竞争的管制)、地方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层面、中部地区区域市场发育层面和公民参与层面来规范地方政府竞争,促进区域治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