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城乡结合部集体土地非法流转问题研究
【6h】

我国城乡结合部集体土地非法流转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导论

1.1研究背景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状况

1.2.2国内研究状况

1.3行文逻辑及内容

1.3.1行文逻辑

1.3.2研究内容

1.4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1.4.1学术价值

1.4.2现实意义

1.5研究方法及可能创新

1.5.1研究方法

1.5.2可能创新

第2章城乡结合部集体土地非法流转概述

2.1土地非法流转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城乡结合部概述

2.1.2土地产权理论

2.1.3土地征收理论

2.1.4公共利益的特征及界定

2.1.5外部性理论

2.1.6集体土地流转概述

2.2集体土地非法流转概述

2.2.1集体土地非法流转的定义

2.2.2集体土地非法流转的表现及认定

第3章城乡结合部集体土地流转现状分析

3.1城乡结合部集体土地流转现状

3.1.1土地流转形式多样化

3.1.2土地流转的规模不断加大

3.1.3不规范流转土地面积比例大

3.2城乡结合部集体土地流转特点

3.2.1随意改变农用地用途的现象十分普遍

3.2.2流转的集体土地多为优质农用地

3.2.3土地的流转主要表现为土地功能和性质的改变

第4章城乡结合部集体土地非法流转的后果

4.1导致土地资源流失,威胁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4.2影响城市规划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4.3抑制城市房地产开发土地供给,扰乱房地产市场秩序

第5章城乡结合部集体土地非法流转的原因分析

5.1居高不下的城区房价超出一般市民及进城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

5.2城市住房供给结构性失调,政策性住房供给比例较低

5.3购地商、政府基层组织与农民的多方利益博弈

5.4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和程序存在较大问题

5.5城乡收入的巨大差距产生的经济诱发作用

5.6单一的土地利用方式的限制

5.7城乡二元化的土地所有制度的长期制约

5.8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效用性差

第6章抑制城乡结合部集体土地非法流转的对策建议

6.1土地流转的基本原则

6.1.1坚持农业基础性地位原则

6.1.2坚持法律规范化原则

6.1.3坚持发展农村经济的原则

6.1.4坚持保障农民权益的原则

6.1.5坚持土地可持续利用原则

6.2抑制土地非法流转对策

6.2.1控制城市发展规模,走出“城市化”的认识误区

6.2.2改革现行的土地征收程序

6.2.3提高土地征收补偿标准

6.2.4转变政府部门职能和绩效考核机制

6.2.5合理界定建设项目的公益性

6.2.6以公私合营的方式构建新型住房保障体系

6.2.7提高农民收入,千方百计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6.2.8在不违背土地利用规划前提下,适度开放非农建设用地市场

6.2.9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建设用地市场

第7章结论与讨论

7.1结论

7.2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全面分析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系统回顾总结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的同时,提出了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和“加快两个市场的建立”,即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和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的战略方针。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件为我国城乡结合部集体土地的有序流转指明了方向。
   然而,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剧,土地刚性需求日益增加,土地交易规模越来越大,交易频率也越来越高。在利益的驱动下,失地农民、农村基层组织以及土地受让方等土地流转主体心存侥幸,在现有的法律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展开了土地利益三方博弈,从而导致土地非法流转现象的产生及盛行。在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下,在不影响城市化进程以及城市房地产开发的前提下,抑制城乡结合部土地非法流转行为应作为合理有效利用土地的一项重大举措。现阶段,我国城乡结合部集体土地非法流转有愈演愈烈之势,这明显与我国土地政策法规相悖。城乡结合部集体土地非法流转现象的产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体制因素、利益集团因素,也包括管理因素。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在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的今天,土地的非法流转行为已成为制约城市健康发展和土地利用有序规划的“绊脚石”。
   本文的研究穿插了相关案例,用于验证和阐释土地征收及房屋拆迁的补偿标准过低给失地农民的生活状况所带来的负面性影响,案例的运用也可以在数量层面反映出我国城乡结合部违章建筑的数量以及土地非法流转的数量等等。通过案例的分析和研究,不但可以为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标准改革提供参考,还可以为国家打击集体土地非法自由买卖以及国家耕地保护制度的维护提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