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南昌市农村地区居民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6h】

南昌市农村地区居民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了解江西省南昌市农村居民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为南昌市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用四阶段不等概率(PPS法)抽样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对2000名农村居民进行家庭健康问卷调查。
   结果:江西省南昌市农村居民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均较低,低于全国正常人群及24个WHOQOL Group中心平均得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南昌市农村居民生存质量主观感受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每周定时吃饭天数、家庭规模、前14天是否身体不适及是否慢病。其中丧偶、离婚、每周定时吃饭3天以下、前14天身体不适及慢病与其呈负相关,文化程度与其呈正相关;影响健康状况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文化程度、年龄、家庭规模、前14天是否身体不适、是否慢病。其中45岁以上、前14天身体不适、慢病与其呈负相关,文化程度、3-4人家庭家庭规模与其呈正相关;影响生理领域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文化程度、每周定时吃饭天数、年龄、家庭规模、前14天是否身体不适、是否慢病。其中每周吃饭基本不定时、年龄、前14天身体不适、慢病与其呈负相关,文化程度、3-4人家庭家庭规模与其呈正相关;影响心理领域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每周定时吃饭天数、家庭规模、前1年是否饮酒、前14天是否身体不适、是否慢病。其中丧偶、离婚、每周定时吃饭3天以下、前14天身体不适、慢病与其呈负相关,文化程度、3-6人家庭家庭规模、前1年是否饮酒与其呈正相关;影响社会关系领域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每周定时吃饭天数、年龄、家庭规模、前1年是否饮酒、前1年是否干农活。其中离婚、每周定时吃饭1-3天、55-64岁、前1年干农活与其呈负相关,已婚、文化程度、25-34岁、3-6人家庭家庭规模、前1年饮酒与其呈正相关;影响环境领域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每周定时吃饭天数、年龄、前1年是否干农活、前14天是否身体不适。其中丧偶、离婚、每周定时吃饭1-6天、65岁以上、前1年干农活、前14天身体不适与其呈负相关,文化程度与其呈正相关。
   结论:南昌市农村居民生存质量偏低。丧偶、离婚、患病等是主要的负面影响因素,通过加强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改善农村的医疗状况,将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生存质量水平。

著录项

  • 作者

    杨树;

  •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医学院;

  • 授予单位 南昌大学;南昌大学医学院;
  • 学科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陈海婴;
  • 年度 201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卫生调查与统计;
  • 关键词

    生存质量; 农村居民; 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