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产品责任的若干法律问题分析——以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为例
【6h】

产品责任的若干法律问题分析——以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第1章 产品责任概述

1.1 产品责任的含义

1.1.1 产品责任的概念

1.1.2 产品责任与产品质量责任的关系

1.2 产品责任的特点

1.3 我国的产品责任立法概况

第2章 产品责任的构成

2.1 产品责任归责原则

2.1.1 产品责任归责原则概述

2.1.2 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的演变

2.2 产品责任的构成要件

2.2.1 缺陷产品

2.2.2 损害事实

2.2.3 因果关系

第3章 产品责任的承担

3.1 关于产品责任主体

3.2 关于产品责任的具体责任形式

3.2.1 产品责任的财产损害赔偿和人身损害赔偿问题

3.2.2 产品责任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3.2.3 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问题

第4章 完善我国产品责任法律制度的立法建议

4.1 立法中应明确产品责任主体的范围

4.1.1 适度拓宽我国产品责任法律关系主体的范围

4.1.2 将广告代言人、集中交易举办者等主体纳入产品责任赔偿主体范围

4.2 扩大现行立法中关于产品的范围

4.2.1 我国现行立法对产品范围规定过窄

4.2.2 扩大立法中对产品范围的规定

4.3 对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从立法上进行细化

4.4 进一步扩大和提高惩罚性赔偿责任的适用范围和标准

4.5 建立强制产品责任保险制度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上的产品也日渐丰富,在满足了广大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的同时,关于产品质量问题的纠纷也逐渐多了起来。如震惊全国的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茶油致癌事件等等,在人类文明发达的今天,产品侵权案件仍然频发,不得不引起国人的反思。
   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市场自我调控的能力捉襟见肘,相应的对宏观调控的水平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对经济的调控,已经不能仅仅停留在政策水平,只有法治,才具备可预见性和稳定性。具体体现在产品责任法领域,主要表现为:产品责任法需要与时俱进,保持立法与实践社会关系的协调性,在当事人之间的以无过错责任原则作为一般归责原则的合同规范已经无法调整复杂多变的商家与消费者以及第三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因此,产品责任法需要进一步系统化并具有可操作性,才可以及时有效地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产品责任法主要是维护产品的购买者、使用者及其他相关当事人的合法利益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当产品的购买者、使用者及其他相关当事人因产品遭受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产品责任法存在的意义即在于确定产品生产者、销售者以及仓储者、运输者等责任主体的法律责任,使他们及时的获得赔偿,已经受到的损害得到合理的补救。
   本文在引言中对“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进行了回顾,另外共包括四章,主要以“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为例,分析了我国产品责任法律制度的发展概况、我国产品责任的构成及承担,进而提出了完善我国现行产品责任法律体系的立法建议。本文的讨论主要围绕“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集中解决产品责任及其损害赔偿问题。
   第1章为产品责任概述。本章首先对产品责任的含义加以说明,产品责任是指具有缺陷的产品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该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以及其他相关责任人所应承担的特殊侵权责任。其次介绍了产品责任的特点以及我国在产品责任领域的立法概况。
   第2章结合我国产品责任立法现状,对产品责任的成立进行了分析和解读。本章分别从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产品责任的构成要件两个主要方面对产品责任进行了梳理。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是追究产品责任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正确把握产品品责任归责原则,才能做到正确适用法律。产品责任的构成是侵权主体最终承担侵权责任的基本条件,包括缺陷产品、损害事实以及缺陷产品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
   第3章围绕“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结合我国当前的立法情况,分别介绍了产品责任的责任主体和责任承担方式。
   第4章提出了完善我国产品责任法律制度的立法建议。法律因为具有相对稳定性,才具备了可信赖性,但是由于社会关系的快速发展,由人制定的法律规范又必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就要求立法者适时地对法律规范进行适当的调整,使法律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从而来规范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我国目前的产品责任法律体系,其理论基础和制度框架已经相对滞后,尤其是具体到食品安全领域的规范,更不能适应人们日益增强的权利意识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立法者有必要对其进行完善。
   最后一部分结语,概括全文内容并进行总结性升华。这个部分主要是总结全文内容,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转型时期,产品责任法应该科学的反映经济的发展特点,通过完善自身的体系和结构,去促进经济的发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