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民集体上访的生成逻辑——以A村为例
【6h】

农民集体上访的生成逻辑——以A村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第2章 过程事件中的农民集体上访

2.1 缘起与推进:土地纠纷

2.1.1 城郊A村

2.1.2 土地开发与农民的生存

2.1.3 区级政权、乡镇政权与村民:基于利益而起的矛盾冲突

2.2 过程与机制:农民集体利益表达的过程

2.2.1 村民的生存伦理

2.2.2 县(区)乡政府的态度

2.2.3 村民行动方案的选择

2.2.4 非常时期的机遇与限制

2.3 最后的结局:农民与国家

2.3.1 农民的期待

2.3.2 国家的限制

2.3.3 农民与国家的关系

第3章 农民集体上访的行动逻辑

3.1 农民上访的策略选择与运用

3.2 作为一种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的信访

3.2.1 政治参与

3.2.2 信访权:一种公民权利

3.2.3 利益救济

3.3 非均衡的博弈:农民与国家

3.4 农民行动的内在逻辑

第4章 结论和启示

4.1 结论

4.2 启示

致谢

参考书目

展开▼

摘要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展,许多的城乡结合部地区的村庄逐步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之中,大量的村民因土地征用成为无地农民,村集体长期的资源性资产在很短工的时期变为货币性资产,如何分配处置这些货币性资产、失地农民的利益保障等农村社会矛盾,成为城郊基层政府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矛盾。
   本文通过对城郊A村一起农民在征用土地过程中发生权属纠纷,而引发集体上访事件的描写,来分析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国家与农民之间关系发生的巨大变化及农村基层治理组织的现状,并以此来揭示底层民众在利益表达过程中所隐藏的行动逻辑。
   本研究发现,围绕农村土地,地方政府、农民以及工商业资本势力等各利益主体进行充分地博弈,但由于各利益主体所拥有的资源的差异,因而博弈的方式和手段也不一样。一般情况下,农民在这些博弈主体中,总是处于弱势地位,而农民常用的博弈策略就是通过集体上访的方式进行。
   由此,农民集体上访的生成逻辑,既与基层公共权力的约束效果以及农民所处的地位有关,也与当前信访制度的固有缺陷以及信访实践过程中的治理方式相连。因此,本研究认为,充分发挥信访部门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积极作用,切实加强各级各职能部门工作的监督的同时,完善信访机制体制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进一步畅通底层农民诉求渠道,全力保证群众合理诉求表达取得实效是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