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公安机关实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之研究
【6h】

公安机关实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 引言

1.1 概述

1.2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1.3 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2章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法律渊源及发展

2.1 关于宽严相济的法律渊源

2.2 关于宽严相济的演变由来

2.3 关于宽严相济的正式提出

第3章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理论分析

3.1 关于刑事政策的认识

3.2 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理解

3.2.1 关于“宽”的理解

3.2.2 关于“严”的理解

3.2.3 关于“济”的理解

3.3 公安机关实施宽严相济的主要着力点

第4章 公安机关实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重大意义

4.1 实施宽严相济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

4.2 实施宽严相济是有效提升打击效能的重大举措

4.3 贯彻宽严相济是维护法制权威的内在需要

第5章 公安机关实施宽严相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5.1 对宽严相济的精髓理解不透,适度性运用把握不准

5.2 严打斗争的影响制约了部分民警执法理念和思想的有效转变

5.3 实施宽严相济的相关制度、操作细则和物质基础还不完善

5.4 法律上的不健全不完善导致实施宽严相济难效果不明显

第6章 公安机关实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思考及对策

6.1 公安机关实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

6.1.1 遵循的基本理念

6.1.2 坚持的基本原则

6.2 公安机关实施宽严相济主要程序解读

6.2.1 侦查程序的启动

6.2.2 刑事和解的运用

6.2.3 强制措施的运用

6.2.4 社区矫正制度的执行

6.3 公安执法实施宽严相济的工作实体运用

6.3.1 严格执行《刑法》规定应当或可以从宽处罚的条件

6.3.2 对轻微刑事案件或法律、法规规定不明确的案件,应当依法酌情减轻处罚

6.3.3 执法要体现以人为本,做到人性化执法

6.3.4 注重从宽,把握好劳动教养的适度性运用

6.4 贯彻宽严相济司法理念,重新定位转型时期的治安整治机制和原则

6.4.1 健全完善治安整治启动运行机制

6.4.2 坚持打击与防范相防结合,全面抓好社会防控体系建设

6.4.3 更加注重治安整治的成本和效益

6.5 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得到有效运行的保障措施

6.5.1 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安机关的操作力、执行力和公信力

6.5.2 建立健全与检察机关、人民法院的工作协作机制

6.5.3 努力推进公安机关实施宽严相济法治化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创举,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政治目标,也是全国各族人民期盼的美好社会。宽严相济是党和国家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一项基本刑事政策,被实践证明符合我国实际并且具有中国特色。贯彻好、落实好、实施好这一政策,对遏制、预防和减少犯罪,缓和社会冲突,维护政治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有着重大意义。公安机关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力军,担负着维护政治稳定、打击违法犯罪、保障治安秩序、抓好社会管理、服务人民群众等重要职能。在治安形势日趋严峻的新形势下,公安机关如何贯彻好、实施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试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视野下,在对宽严相济理论剖析和法理解读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误区和主要问题,从基本理念原则、工作程序解读、工作实体运用、治安整治原则、综合协调保障等方面,对公安机关贯彻实施宽严相济进行一些探讨和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