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窝沟封闭剂封闭性能的实验研究
【6h】

不同窝沟封闭剂封闭性能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背景和目的:
   窝沟封闭技术自应用以来,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对窝沟封闭材料和技术不断进行改进,提高封闭剂的渗透性及减少封闭剂的微渗漏,以提高窝沟封闭的防龋效果。本实验通过对三种不同类型窝沟封闭剂封闭性能的研究,为选择一种操作技术敏感性低并能达到良好封闭性能的窝沟封闭剂提供实验依据,为指导其在龋病的群防群治工作中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与方法:
   1.收集新鲜拔除、健康无龋的正畸减数的上颌前磨牙40颗,置于生理盐水4℃恒温箱中保存。
   2.将40颗离体牙随机分为五组,每组8颗,分别为A、B、C、D、E组。A组采用常规封闭剂Helioseal F进行窝沟封闭,作为对照组;B组用玻璃离子封闭材料GC FujiⅦ进行封闭;C组清洁窝沟、冲洗牙面后用混合唾液处理后再用GC FujiⅦ进行封闭;D组用湿法粘结窝沟封闭剂Embrace WetBond进行封闭;E组清洁窝沟、冲洗牙面后用混合唾液处理后再用Embrace WetBond进行封闭。
   3.各组完成窝沟封闭后将所有标本置于37℃人工唾液中浸泡24b后,分别于5℃、55℃进行100个循环周期,每个温度停留30s。
   4.各组选取6个标本用黏蜡封闭根尖孔,涂布指甲油,晾干后浸入50%硝酸银溶液中,置于暗室中2小时,然后用蒸馏水彻底冲洗,强光照射6小时后浸入显影液中2小时,之后再用蒸馏水彻底冲洗。晾干后固定标本用医用硬组织切割机,沿中央沟近中点隙、远中点隙及近远中点隙连线的中点3点相应的位置颊舌向片切标本,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染料渗入深度。
   5.各组余下的2个标本沿颊舌向正中处切开,用扫描电镜观察窝沟封闭剂与牙体组织之间的密合度及结合界面的状况,评估封闭剂的封闭性能。
   结果:
   1.无唾液污染时,普通封闭剂Helioseal F、玻璃离子封闭剂GC FujiⅦ、湿法粘结窝沟封闭剂Embrace WetBond三种不同封闭剂之间微渗漏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0.05)
   2.以A组常规普通封闭剂Helioseal F作为对照组,其余B组GC FujiⅦ组、C组GC FujiⅦ+唾液污染组、D组Embrace WetBond组、E组Embrace WetBond+唾液污染组作为对照组,各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微渗漏结果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使用玻璃离子封闭剂,唾液污染对封闭剂微渗漏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使用湿法粘结窝沟封闭剂,唾液污染对封闭剂微渗漏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
   4.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树脂封闭剂Helioseal F完全渗入到窝沟底部,与釉质完全融合在一起。玻璃离子封闭剂GC FujiⅦ及湿法粘结窝沟封闭剂Embrace WetBond未能完全渗入到窝沟底部,与釉质结合良好。唾液污染后,GCFujiⅦ与Embrace WetBond与釉质之间的结合界面出现明显微间隙。
   结论:
   1.传统普通的树脂型封闭剂Helioseal F具有优良的封闭性能。
   2.新型玻璃离子封闭剂GC FujiⅦ和湿法粘结窝沟封闭剂EmbraceWetBond的封闭技术敏感性可降低,但能达到良好的封闭性能,可在基层推广应用。
   3.唾液污染会降低GC FujiⅦ和Embrace WetBond的封闭性能,EmbraceWetBond在有唾液的环境中与无唾液的环境中相比,封闭效果差别不大,但边缘密合性会下降,最好要避免唾液污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