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的临床分析
【6h】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的临床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与心血管疾病如难治性高血压、发作性肺水肿、反复心衰、不稳定型心绞痛等密切相关,介入治疗能解除动脉狭窄,但临床疗效却受到质疑,本实验通过严格把握介入治疗指征,分析ARAS患者单纯药物优化治疗与药物合并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入选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确诊为ARAS,其肾动脉狭窄程度≥70%的患者,通过综合评价肾脏情况(肾脏大小、肾动脉狭窄程度、患侧肾小球滤过率、动脉狭窄处血流压力阶差等)、临床合并症等,来入选药物优化治疗组(拒绝行介入治疗患者)或药物优化合并介入治疗组,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清肌酐、心功能、心血管事件、再入院次数等,随访1年,评价单纯药物优化治疗与介入合并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
   结果:
   共入选40例患者,介入组16例,药物组24例,两组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介入组治疗前后血压下降明显[(175.0±16.6/92.4±4.4)mmHg/(140.0±12.8/79.4±9.3)mmHg,(1 mmHg=0.133 kPa)p<0.01],其中1例患者治愈,8例患者血压改善,7例无效,服用降压药物数量前后无显著差异(1.56±0.96/1.96±0.97,p>0.05),平均肌酐轻度降低[(130.0±50.2)μmol·L1/(126.4±42.3)μmol·L,p>0.05)];药物组需要服用更多降压药物(1.33±1.24/2.77±1.35,p<0.01)控制血压,平均肌酐轻度升高[(110.4±31.7)μmol·L-1/(114.9±30.8)μmol·L-1,p>0.05)]。在ARAS合并心衰患者分组中,介入合并药物治疗能改善心衰患者心功能,减少1年内因心衰、心绞痛、肺水肿再住院次数。
   结论:
   介入合并药物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均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压,介入合并药物治疗患者服用更少的降压药物,其中6%高血压病治愈,50%患者血压有所改善,44%患者无效。与单纯药物治疗比较,介入合并药物治疗能更好地改善ARAS患者心功能,减少ARAS合并心衰患者因心衰、心绞痛、肺水肿1年内再住院次数;两者对血清肌酐改善均无明显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