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肾盂内压力与内毒素血症关系的实验研究
【6h】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肾盂内压力与内毒素血症关系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对象

2.2 药品与试剂

2.3 实验仪器

2.4 实验方法

2.4.1 实验分组

2.4.2 动物模型

2.4.3 实验步骤

2.5 标本检测及处理

2.5.1 血清内毒素的检测

2.5.2 血清PCT的检测

2.5.3 血清TNF-α的检测

2.5.4 血清CRP的检测

2.5.5 血清Cr的检测

2.6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各组血清内毒素的变化

3.1.1 同一压力下各时间点血清内毒素水平的比较

3.1.2 同一时间下各内压力的血清内毒素水平的比较

3.2 各组术前及术后2h、4h、6h、12h血清PCT变化结果

3.2.1 同一压力下各时间点血清PCT水平的比较

3.2.2 同一时间点下各压力组血清PCT水平的比较

3.3 各组术前及术后2h、4h、6h、12h血清TNF-α变化结果

3.3.1 同一压力下各时间点血清TNF-α水平的比较

3.3.2 同一时间点下各压力组血清TNF-α水平的比较

3.4 各组术前及术后2h、4h、6h、12h血清CRP变化结果

3.4.1 同一压力下各时间点血清CRP水平的比较

3.4.2 同一时间点下各压力组血清CRP水平的比较

3.5 各组术前及术后2h、4h、6h、12h血清Cr变化结果

3.5.1 同一压力下各时间点血清Cr水平的比较

3.5.2 同一时间点下各压力组血清Cr水平的比较

3.6 死亡率结果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PCNL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分析及防治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建立肾盂内高压导致内毒素血症的动物模型,研究并分析相关感染检测指标,探讨MPCNL肾盂内高压及持续时间的相对安全范围,并寻找MPCNL术后感染的早期预警指标。
  研究方法:
  将40只家兔按随机区组设计分为A、B、C、D四组,每组10只;各组肾盂内压力分别恒定在0cmH2O(对照组A)、20cmH2O(实验组B)、40cmH2O(实验组C)、60 cmH2O(实验组D)。建立颈外静脉采血通道及家兔MPCNL模型,各组肾盂内压力恒定后于肾盂内注射5mg/kg标准大肠埃希菌株,浓度为1×108cfu/ml,注射完毕后并开始计时。于灌注0s(T0)、60s(T1)、120s(T2)、180s(T3)、240s(T4)各时间点通过采血通道各采血0.5 mL,ELISA法测定血清内毒素水平。并于术前及术后2h、4h、6h、12h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及肌酐(Cr)水平。分析对照组及各实验组术后12h及术后24h死亡率。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组内比较进行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研究结果:
  1、动物模型中,A、B组各时间点血清内毒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中,各时间点血清内毒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组内多重比较显示: T1、T2、T3、T4较T0内毒素明显升高(P<0.01); T2、T3、T4组较T1组内毒素升高(P<0.05); T3、T4组较T2组内毒素升高(P<0.05);D组中,组内多重比较显示:T1、T2、T3、T4较T0内毒素明显升高(P<0.01);T2、T3、T4组较T1组内毒素升高(P<0.05); T2、T3、T4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O时间组组内多重比较(A、B、C、D)显示:D组血清内毒素水平较与A、B、C组升高(P<0.05); T1、T2、T3、T4各时间组中,组内多重比较显示:A、B两压力组血清内毒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组较A组内毒素水平明显升高(P<0.05);C、D组较B组内毒素水平明显升高(P<0.05);C、D两压力组血清内毒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PCT除A、B两组外,C、D两组术后4小时呈急阶梯型逐渐增高;TNF-a除对照组外,各实验组术后2小时呈急剧性增高后逐步回落;各组CRP在术后12h明显升高,但各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肌酐D组术后6h出现急性肾损伤、术后12h逐渐加重,其余各组均未出现。
  3、术后12h自然死亡率:A组为20%(2/10),B组为10%(1/10),C组为30%(3/10),D组为40%(4/10);术后24h自然死亡率:A组为20%(2/10),B组为30%(3/10),C组为50%(5/10),D组为70%(7/10)。
  研究结论:
  1、肾盂内注入5ml/kg、浓度为1×108cfu/ml的标准大肠杆菌时,通过不同的灌注压能够得到一个相对稳定的肾盂内高压致急性反流性内毒素血症动物模型,可以用于模拟临床MPCNL术后感染的的病变过程。
  2、当肾盂内压力≥40cmH2O、灌注时间≥60s时,容易形成肾盂反流性内毒素血症;且肾盂内高压比长时间灌注更容易形成内毒素血症。
  3、PCT对临床MPCNL术后严重感染的预测提示有重要意义,TNF-α对MPCNL术后感染早期诊断有一定限制,而CRP对感染早期诊断无明显意义;当肾盂内压力越大,术后时间越长,血肌酐水平越高,急性肾损伤的趋势越大。
  4、肾盂内压力超出反流极限时,压力越大,术后24h自然死亡率明显增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