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农业类报媒的品牌化策略研究
【6h】

我国农业类报媒的品牌化策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依据与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方法及框架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框架

第2章 我国农业类报纸的品牌历程

2.1 品牌的概念

2.2 品牌构成元素及构建方法

2.3 农业类报纸的概念、特征及发展现状

2.4 我国农业类报纸的品牌历程

2.4.1 我国农业类报纸品牌化是大势所趋

2.4.2 我国农业类报纸的品牌化尝试

2.4.3 我国农业类报纸品牌化特征

第3章 我国农业类报纸品牌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3.1 我国农业类报纸品牌建设面临的问题

3.1.1 品牌定位不清晰 目标受众不明确

3.1.2 内容构建混乱 缺乏特色栏目

3.1.3 发行渠道建设乏力 品牌传播力量薄弱

3.1.4 从业专业记者缺乏 深化农村报道不够

3.1.5 传播创意活动少 品牌体验差

3.1.6 对新媒体整合不力 不能迎合农民“新”需求

3.2 我国农业类报纸品牌化建设缺失的原因

3.2.1 报纸经营者的经营理念滞后

3.2.2 品牌营销能力弱

3.2.3 农业类报纸市场发展不成熟

3.2.4 农村社会环境的制约

3.2.5 政府部门对农业类报纸发展不够重视

第4章 我国农业类报纸品牌化建设策略

4.1 我国农业类报纸品牌化建设的市场机会

4.1.1 面对数量庞大、收入提高、素养提升的受众

4.1.2 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政策支持

4.2 我国农业类报纸品牌化建设策略

4.2.1 把脉农民需求 进行精准定位

4.2.2 开辟特色专版专刊 满足农村切实需要

4.2.3 多渠道建立新型发行模式 增加农民媒介接触机会

4.2.4 借力新媒体 延展品牌力

4.2.5 整合多种营销活动 形成系统战略配称

4.2.6 创新人才任用管理体制 充实报社新生力量

4.2.7 创新报社经营理念 深化制度改革

第5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农业类报纸对我国广大农村和城镇地区民众的生活、农业生产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着重大的作用。我国农业类报纸经历过两个辉煌的发行时期,分别是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之后到八十年代中期。进入九十年代中期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我国报业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我国大多数农业类报纸遇到了经营上的危机,突出表现在报刊发行量减少、市场占有率下降等方面。进入21世纪,整个报刊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品牌营销战略在报刊市场大行其道,率先走品牌经营之路的都市报、晚报在经营上取得成功。由于大多数农业类报纸自身基础薄弱以及经营者的经营理念滞后,走品牌化之路似乎成为纸上谈兵。但是我国已有数家农业类报纸通过努力走上了品牌化经营道路,提高了发行量、扩大了影响力。因此,走品牌化之路已成为农业类报媒重新占据市场、获得目标消费群体认可的关键。
   本文在充分吸收本专业所学的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学、品牌管理学等学科知识的基础上,结合笔者走访、调研广大农村群众的媒介接触行为,积极探讨我国农业类报纸品牌创建的路径和技巧。
   本文提出了我国农业类报纸品牌化策略,分别从报纸定位、内容创建、发行途径等方面提出了系统的见解和主张,力求为我国农业类报纸的品牌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