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绍兴滨海工业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6h】

绍兴滨海工业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 论文的难点与创新点

第2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2.1 开发区及开发区管理体制的基本概念

2.1.1 开发区概念界定

2.1.2 开发区管理体制的含义

2.2 相关理论对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的指导意义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概述

2.2.2 多中心治理理论

2.2.3 对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的理论指导意义

第3章 绍兴滨海工业区管理体制演进及存在问题分析

3.1 绍兴滨海工业区简介

3.2 绍兴滨海工业区管理体制演进

3.3 绍兴滨海工业区管理体制的特点

3.4 绍兴滨海工业区管理体制现存问题

3.5 绍兴滨海工业区管理体制现存问题的原因

3.5.1 开发区管理法律体系缺失

3.5.2 市场化手段运用不足

3.5.3 传统人事管理制度的影响

第4章 国内外开发区管理体制的先进经验和借鉴意义

4.1 国内开发区的发展历程

4.2 国内开发区管理体制类型

4.3 国外开发区的发展历程

4.4 国外开发区管理体制的基本模式和特征

4.5 国内外开发区管理体制的相关经验启示

第5章 绍兴滨海工业区管理体制创新的路径和方法

5.1 管理体制创新的必要性

5.1.1 依法行政要求创新开发区管理体制

5.1.2 城市化趋势要求创新开发区管理体制

5.1.3 资源要素制约要求创新开发区管理体制

5.2 绍兴滨海工业区的发展定位

5.2.1 区域功能定位

5.2.2 产业发展定位

5.2.3 管理体制创新的目标定位

5.3 绍兴滨海工业区管理体制创新的对策

5.3.1 总体思路

5.3.2 发展目标

5.3.3 具体对策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我国自创立开发区以来,在政策、机构设置、运行机制方面都给予了开发区足够的优惠,其在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并摸索出一条高效精简的准政府管理模式,基本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运行模式和管理体制。但是,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改变,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速、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国内经济结构的逐渐调整,开发区不得不面对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再者开发区管理体制上所存在的弊病也逐个显现出来:开发区管委会所处的法律地位不明确、管委会机构设置日益膨胀、理论与实践存在偏差、人事管理机制不活等问题都开始对开发区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影响,这样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研究开发区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显得极为重要。本文以绍兴滨海工业区为例,充分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等公共管理学理论,深入剖析目前开发区管理体制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同时,通过比较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国际上开发区的历史发展进程管理模式,借鉴国外开发区的管理模式,为绍兴滨海工业区的体制创新提供思路;最后围绕绍兴滨海工业区的发展定位,提出相关对策:明确管理主体的法律地位;加大中介组织的培育力度;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运用矩阵式管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