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政务信息公开视角下的保密工作——以南昌市为例
【6h】

政务信息公开视角下的保密工作——以南昌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1.3.1 从法律角度探讨

1.3.2 国内外政府研究横向比较

1.3.3 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府职能转变、社会治理

1.4 相关概念综述

1.4.1 政务信息公开

1.4.2 保密工作

1.4.3 定密工作

第2章 我国保密工作现状

2.1 保密法律法规在我国的发展背景

2.2 我国保密工作现状的考察

2.3 保密管理现状分析

2.3.1 涉密人员和国家秘密信息管理现状

2.3.2 我国保密管理的困境

第3章 信息公开环境下保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3.1 信息公开与保密的关系

3.1.1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对维护国家安全的作用不容小觑

3.1.2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对保密工作的冲击

3.1.3 信息公开与保密在境外一些国家的处理方式

3.2 南昌市保密工作与信息公开工作现状考察

3.2.1 南昌市保密工作现状

3.2.2 南昌市信息公开工作现状

3.2.3 在信息公开环境下保密工作的应对

3.3 南昌市保密工作在信息公开环境下遇到的困境

第4章 完善保密工作的对策

4.1 理清信息公开与保密的关系

4.2 重塑保密观念

4.3 做好定密工作是保守国家秘密的关键所在

4.3.1 明确定密标准

4.3.2 尽快出台适应新形势下的保密范围规定

4.4 明确定密主体——定密责任人制度

4.4.1 定密责任人管理体系的建立

4.4.2 定密责任人队伍建设

4.5 保密审查制度的建立

4.5.1 保密审查制度规定

4.5.2 在实际工作中,做好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4.6 保密程序的完善

4.6.1 定密程序的完善

4.6.2 变更、解密程序的完善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保守国家秘密,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的现实需要,但在当前政府信息公开的背景下,我国强化保密工作与现代民主国家追求公民知情权实现的矛盾日益突出。虽然我国新颁布的保密法对保密范围进行了重新修订,但在实际工作中,保密与信息公开的矛盾依然存在。该公开的信息不公开,该保密的信息保不住。常常不属于国家秘密的信息难公开,而属于国家秘密的信息却轻而易举的公诸于众。
  本文探讨了如何使保密工作在政务信息公开的大前提下得到合理应对,定密主体、定密范围、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以及保密程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以南昌市的保密工作为例,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建议:即建立定密责任人制度,完善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完善定密、解密程序,通过研究讨论,以期对未来保密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