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在腥风血雨中成长:建党初期的中共报人群体(1921-1927)
【6h】

在腥风血雨中成长:建党初期的中共报人群体(1921-1927)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关键概念界定

第2章 建党初期的中国报业

2.1 建党初期的中国报业环境

2.2 建党初期的中国报业版图

第3章 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报人群体的基本特征

3.1 籍贯分布:集中于两湖和东南沿海地区

3.2 家庭出身:多元化,家境相对富足的报人占多数

3.3 年龄构成:风华正茂的青年为主体

3.4 教育背景:以革新精神溶化新知的文化精英

3.5 群体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革命友谊

第4章 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报人群体的新闻实践

4.1 吹响建党集结号(1919.5—1921.6)

4.2 形成有组织的革命报刊网(1921.7—1923.12)

4.3 推动国共合作时期革命报刊的勃兴(1924.1—1927.3)

第5章 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报人群体的新闻思想

5.1 对报业性质与功能的认识

5.2 对报业经营管理的认识

5.3 对新闻宣传与报刊编辑业务的认识

第6章 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报人群体的精神世界

6.1 基于革命需要投身报业

6.2 紧密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宣传

6.3 百折不饶的战斗精神

结论:走在革命浪潮最前排的战士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报人资料整理(1921-1927年)

展开▼

摘要

1921至1927年,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罗针”的中国共产党,在适应中国革命斗争现实需要的条件下破土而出。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等一批早期的共产党人,从一开始踏上政治舞台,就承担起革命者与报人的双重角色。在轰轰烈烈的革命活动开展的同时,积极推动了中共报刊事业的发展。这一时期出版的40余种不同类型的报刊,前后历经了四个发展阶段。
  建党初期的中共报人们大多出生于温饱的江浙小康之家,既接受过系统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又因为这些地区较早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的浸润而接受了新式教育;面对内忧外患的社会现状,他们忧国忧民,致力于改变社会,成为了所属阶层和家庭的背叛者;改造社会、建立一个独立、平等的新国家的革命理想,使他们成为了志同道合的“同志”,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宣传活动进一步加固了他们的关系网络;在革命武装尚未建立的情况下,他们创办了一批党团和群众报刊,以实现传播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宣传鼓动革命、组织指导群众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中共报人初步形成了无产阶级新闻观。因革命而涉报,为革命而办报,在腥风血雨中拓荒,是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报人群体的基本特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