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政府间转移支付对中国省级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
【6h】

政府间转移支付对中国省级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本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2章 政府间转移支付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

2.1 政府间转移支付相关理论

2.2 经济增长的主要理论

2.3 政府间转移支付与经济增长相关研究评述

第3章 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总体与区域分配情况

3.1 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总体情况

3.2 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区域分配情况

第4章 政府间转移支付与经济增长的模型建立与估计方法介绍

4.1 基于索罗—斯旺模型的经济增长模型

4.2 基于索罗—斯旺模型的空间扩展形式

4.3 数据说明

4.4 估计方法介绍

第5章 政府间转移支付对中国省级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实证分析

5.1 模型的设定

5.2 非空间面板回归结果

5.3 空间面板回归结果

5.4 结果比较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科学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通过中央—地方经济利益的再分配,在实现各地区财力均衡、优化资源配置、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国于1994年建立了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自此,国内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评估解释转移支付对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实现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均等化和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等方面的影响作用,然而结果不尽相同。本文旨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考虑采用多种估计方法,对数据进行适当的处理,检验不同估计方法能否得到相似或相同的结论,以增强政府间转移支付对省级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的解释。
  本文以索罗—斯旺新古典增长模型为依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及其空间形式,采用Driscoll-Kraay法、两步系统广义矩估计法(Two-step System GMM)和空间估计方法,对政府间转移支付在中国省级区域经济增长方面的影响效应进行评估。通过本文的研究,笔者得到:政府间转移支付能够显著促进中国省级区域经济增长,只是影响程度不大;在以中西部地区为主体的欠发达地区,政府间转移支付对经济增长的促进程度要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与目前大部分相关研究结果相似,政府间转移支付扩大了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对我国本不大的区域经济收敛速度产生了消极效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