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健康青年人脂肪餐后血脂及血小板参数变化的研究
【6h】

健康青年人脂肪餐后血脂及血小板参数变化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 1 章 引言

第 2 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学分析方法

第 3 章 结果

3.1 一般资料的比较

3.2 两组健康青年人脂肪餐负荷试验后血脂代谢相关指标比较

3.3 BMI 与 TG、FFA 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 3.7 及图 3.6、图 3.7 所示)

3.4 两组健康青年人脂肪餐负荷试验后血小板参数指标比较(表 3.8 及图3.8、图 3.9、图 3.10、图 3.11、图 3.12 所示)

第 4 章 讨论

4.1 血脂代谢研究的意义以及目前血脂代谢的研究人群

4.2 血脂研究的方法

4.3 餐后 TG 的代谢

4.4 餐后 FFA 的代谢

4.5 餐后 TC 、HDL-C、 LDL-C 的代谢

4.6 餐后血小板的变化

第 5 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 述餐后血脂代谢的研究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
  测定健康青年人脂肪餐后机体血脂水平,探讨脂肪餐后血脂代谢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测定健康青年人脂肪餐后血小板参数,探讨脂肪餐后机体的炎症性改变。
  研究对象和方法:
  27名健康青年人(平均年龄为21.9±1.0岁,男性17人,女性10人)进行脂肪餐负荷试验,测定基础状态下的身高、体重、腰围、血压、心率,计算体重指数(BMI),根据体重指数分为BMI高组和BMI低组;抽取静脉血液标本测定空腹及脂肪餐负荷试验后2小时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 FFA)、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 PLT)、血小板压积(plateletcrit, 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 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 MPV)、大血小板比例(platelet large cell ratio, P-LCR)。
  结果:
  1.各研究对象年龄、腰围、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的比较,BMI低组与BMI高组腰围、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MI高组较 BMI低组腰围、收缩压、舒张压更高,BMI低组与 BMI高组年龄、心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2.餐后 TG水平的比较
  组内比较:二组餐后2hTG水平均较空腹水平明显升高,低BMI组餐后2h TG浓度与空腹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BMI组与空腹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组间比较:高BMI组空腹 TG水平高于低 BMI组,但是无显著性差异(P>0.05);
  高BMI组餐后2小时TG水平显著高于低BMI组(P<0.05)。
  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 BMI与空腹 TG、餐后2小时 TG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459,P<0.05;r=0.542,P<0.05)。
  3.餐后 FFA水平的比较
  组内比较:高BMI组和低BMI组餐后2小时FFA水平均均较空腹水平明显降低(P<0.05);
  组间比较:高 BMI组空腹、餐后2小时 FFA水平与低 BMI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BMI与空腹 FFA、餐后2小时FFA水平均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
  4.餐后TC、HDL-C、LDL-C水平的比较
  组内比较:高 BMI组和低 BMI组餐后2小时 TC、HDL-C、LDL-C水平与空腹水平相比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
  组间比较:高 BMI组空腹 TC水平与低 BMI组空腹 TC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高 BMI组餐后2小时TC水平显著高于低 BMI组餐后2小时TC水平(P<0.05)。高BMI组空腹HDL-C、LDL-C水平、餐后2小时HDL-C、LDL-C水平与低BMI组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5.餐后 PLT、PCT、PDW、MPV、P-LCR的变化
  组内比较:高 BMI组和低 BMI组餐后2小时 PLT、PCT、PDW、MPV、P-LCR水平与空腹状态相比均升高。高 BMI组和低BMI组餐后 PLT的变化与各自空腹状态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PCT、PDW、MPV、P-LCR与空腹状态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
  组间比较:高 BMI组空腹状态下 PLT、PCT、PDW、MPV、P-LCR以及餐后2小时 PLT、PCT、PDW、MPV、P-LCR与低 BMI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1.脂肪餐负荷试验简便、价廉、耐受性好,能够敏感准确的反映血脂代谢异常的特征,可以用于青年人餐后血脂代谢研究。
  2.健康青年人脂肪餐后出现血脂异常,主要表现为餐后TG的升高。高BMI的青年人餐后TG和TC增加更加显著,而餐后HDL-C、LDL-C无明显变化。
  3.健康青年人脂肪餐后 FFA下降。
  4.健康青年人脂肪餐后血小板被激活,促使机体产生炎症性改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