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绿茶对肺癌的干预及其机制初探
【6h】

绿茶对肺癌的干预及其机制初探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2.3 统计学处理

第3章 结果

3.1 肺部穿刺操作后的大鼠生存状况观察

3.2 各组大鼠恶性肿瘤发生情况观察

3.3 绿茶组与饮水组大鼠肺部恶性肿瘤组织p53蛋白与survivin蛋白的表达

3.4 大鼠血清中VEGF的表达

第4章 讨论

4.1 3,4-苯并芘致癌物肺部穿刺注射所构建大鼠肺部恶性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类型

4.2 绿茶对大鼠肺部恶性肿瘤的影响

4.3 绿茶对大鼠肺部恶性肿瘤p53蛋白表达的影响

4.4 绿茶对大鼠肺部恶性肿瘤survivin蛋白表达的影响

4.5 绿茶对大鼠肺部恶性肿瘤VEGF表达的影响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展开▼

摘要

目的:
  肺癌在当今全球范围之内,已成为发病率增长最为迅速,而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由于在肺癌的早期诊断方面,仍未发现高灵敏度的特异性检测技术和筛查方法,人们更迫切期待能通过日常饮食等手段,积极预防肺癌的发病。化学预防是癌症预防的关键要素。而更多的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证明,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等因素能明显降低肺癌的患病风险。茶是全球饮用范围最为普及的饮料之一。绿茶具有良好的防癌功效。人们期待,能通过饮用绿茶这种生活方式,有效的预防肺癌发病。与此同时,构建肺部恶性肿瘤动物模型是评估肺癌防治疗效必要的实验方法。本课题应用苯并芘,这种因吸烟及空气污染而产生的,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为频繁的高活性致癌物,经肺部穿刺操作,对实验大鼠进行注射,构建大鼠肺部恶性肿瘤动物模型,通过这一模型,达到评价绿茶对肺部恶性肿瘤的干预作用,并在此基础之上,更深入的研究绿茶对大鼠肺部恶性肿瘤组织在p53蛋白和survivin蛋白表达上的影响。同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大鼠动物模型VEGF的表达,以此初步探明绿茶对肺部恶性肿瘤的干预机制。
  方法:
  构建大鼠肺部恶性肿瘤模型。应用3,4-苯并芘粉末混于玉米油溶液,配制成混合溶液,每次均固定注射含有3,4-苯并芘2mg剂量的玉米油混合溶液0.2ml。使用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后,于大鼠右侧3-4肋间经皮肺穿刺注射。对照组则使用纯玉米油溶液做肺部穿刺注射。各组均每隔2周操作1次,总共操作4次。
  在绿茶干预肺部恶性肿瘤实验组中,仅使用绿茶作为日常的唯一饮料进行化学预防。而饮水组和对照组则使用饮用水作为日常的饮料。观察大鼠肺部恶性肿瘤病变过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绿茶组和饮水组大鼠肺部肿瘤组织p53蛋白和survivin蛋白表达差异。同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大鼠血清VEGF表达的差异。
  结果:
  所有单纯接受玉米油溶液肺部穿刺注射的对照组大鼠,在52周实验周期内未发现肿瘤。饮水组在52周内恶性肿瘤发病率为65%,而绿茶组在52周内恶性肿瘤发病率明显下降,仅为20%。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绿茶组肺部恶性肿瘤组织p53蛋白表达上调、survivin蛋白表达下调,且与饮水组比较,在表达差异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果显示:绿茶组 VEGF表达下调,且与饮水组相比,在表达差异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绿茶对3,4-苯并芘致癌物所致的肺部恶性肿瘤具有较为明显的预防和干预作用。通过上调p53蛋白的表达,下调survivin蛋白和VEGF的表达是绿茶预防肺癌的重要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