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央与地方国有资产举债权关系研究
【6h】

中央与地方国有资产举债权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书

第一部分中央与地方国有资产举债权理论

一、公债与国有资产举债

(一)公债与公共举债权

(二)国有资产举债和国有资产举债权

(三)公共举债权与国有资产举债权的联系

(四)公共举债权与国有资产举债权的区别

二、中央与地方政府国有资产举债的理论依据

(一)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分配

(二)国有资本运营理论

三、中央与地方国有资产举债的关系

(一)中央国有资产举债属于国债体系

(二)地方政府国有资产举债属于地方公债体系

(三)地方政府国有资产举债的特点

四、研究意义

(一)有利于推进财政体制改革

(二)有利于建立和完善政府信用体制

(三)有利于促进政府职能的转换

(四)有利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

(五)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六)有利于各级政府履行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职能

本章注释

第二部分中央与地方国有资产举债权现状分析

一、中央政府有国有资产举债权

二、中央政府国有资产运营主体无举债权

三、地方政府无相应的国有资产举债权

(一)我国地方公债发行的背景

(二)地方公债困境的理论分析

(三)我国禁止地方发行公债的原因分析

四、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严峻

(一)我国地方债务的具体构成

(二)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

(三)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四)地方政府非法借债、变相借债

本章注释

第三部分国外借鉴

一、西方公债理论

二、美国州地公债的产生及发展

三、日本地方公债的管理

四、西方国家发行地方公债的启示

(一)分税分级财政体制模式

(二)有效的约束机制

(三)高效的法律保障

(四)严密的经济论证

(五)有效地协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本章注释

第四部分对策建议与配套改革

一、进一步完善中央国有资产举债制度

(一)改革期限结构

(二)增加国家财政汲取国民收入的能力

(三)适当收缩中央政府债务

(四)实行稳健财政政策,继续减少长期国债发行规模

二、建立地方国有资产举债制度

(一)地方国有资产举债的必要性

(二)我国发行地方国有资产债务的可行性

(三)建立地方国有资产债务制度的基本设想

三、积极推进相关领域的配套改革

(一)转变政府激励机制,防止盲目举债融资

(二)加强监督,严格政府官员考核标准

(三)改革公用事业经营机制

本章注释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摘要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是一级独立的国有资本运营主体,分别承担着所管辖范围经济建设和调节控制市场经济运行的政府职能。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开辟规范化的融资渠道,以更好地发挥国有资产产权主体运营国有资本、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作用。国有资产举债是国有资产产权主体筹集国有资本金的重要形式。为此,正确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国有资产举债权的关系,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本文基于两种属性的财政分配理论和国有资本运营理论,论证了国有资产举债的必要性、可行性,并提出了正确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国有资产举债权关系的对策建议。本论文共分为四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为中央与地方国有资产举债权理论,重点介绍了公共举债权与国有资产举债权的联系和区别,阐明了中央与地方政府国有资产举债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意义。 第二部分分析了中央与地方国有资产举债现状:中央政府有国有资产举债权,中央政府国有资产运营主体无举债权,地方政府无相应的国有资产举债权并且债务问题严峻。 第三部分为国外借鉴,介绍了相关的西方公债理论和西方国家发行地方公债的启示。 第四部分为对策建议和配套改革,认为我国应该进一步完善国债制度,建立地方国有资产举债制度,积极推进相关领域的配套改革。以进一步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帮助各级政府更好地履行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职能,建立和完善政府信用体制,促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政府职能的转换,从而有力地推进财政体制改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