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第三方支付产生的民事责任研究
【6h】

基于第三方支付产生的民事责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第三方支付概述

2.1 第三方支付的概念

2.2 我国关于第三方支付的立法现状

2.3 我国第三方支付存在的诸多风险易引起民事纠纷

第3章 第三方支付中的民事法律关系分析

3.1 第三方支付机构与用户的法律关系

3.2 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银行的法律关系

3.3 银行与用户的法律关系

第4章 我国第三方支付民事责任制度存在的缺陷

4.1 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法律地位不清晰

4.2 备付金所有权权属定性错误

4.3 各方参与者的民事责任难以厘清

4.4 我国第三方支付民事责任制度中的其他具体问题

第5章 我国第三方支付民事责任制度的完善

5.1 明确界定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法律地位

5.2 明确备付金所有权归第三方支付机构

5.3 明确各方参与者的民事责任

5.4 我国第三方支付民事责任制度具体问题的解决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第三方支付自产生以来,得到了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广泛认可与普及。它作为一种新型支付模式,较好地解决了电子商务中的信用与安全问题,大大降低了交易风险,实现了电子交易的高速便捷。但是第三方支付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因第三方支付产生的民事纠纷日益增多。基于此,有必要对第三方支付中的民事责任加以研究。
  本文首先从第三方支付的概念出发,阐述我国关于第三方支付的立法现状。其次,详细分析了第三方支付机构、用户、银行彼此间形成的民事法律关系,论述他们应当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从而为划分各方参与者的民事责任奠定基础。再次,深入剖析我国第三方支付民事责任制度存在的缺陷,主要表现在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法律地位不清晰、备付金所有权权属定性错误、各方参与者的民事责任难以厘清等方面。最后,提出了几点关于完善我国第三方支付民事责任制度的建议,如明确界定第三方支付机构是从事电子货币支付业务的准金融机构、明确备付金所有权归第三方支付机构、明确各方参与者承担的民事责任。本文期望通过以上内容的论述,弥补我国当前第三方支付民事责任方面的漏洞,促进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健康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