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民事责任研究
【6h】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民事责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 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研究现状

1.4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法

2 第三方支付平台涉及的民事法律关系

2.1.1服务合同关系

2.1.2 资金托管关系

2.1.3信用担保关系

2.2 第三方支付平台与买卖双方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

2.2.1 委托法律关系

2.2.2 保管法律关系

2.2.3 保证法律关系

3 第三方支付中的民事责任认定

3.1 违约责任的认定

3.1.1 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分析

3.1.2 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分析

3.2 侵权责任的认定

3.2.2 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分析

3.2.1 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分析

3.3 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

4 第三方支付中的民事责任立法现状及认定中存在的问题

4.1 第三方支付中的民事责任的立法现状

4.2.1 民事责任主体地位法律认定尚不明确

4.2.2 民事责任归责原则认定不明

4.2.3 民事责任免责事由认定不明

5 完善我国第三方支付中的民事责任相关建议

5.1 明确规定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法律地位

5.2 明确第三方支付中的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5.2.1 违约责任情形下的归责原则

5.2.2 侵权责任情形下的归责原则

5.3 行业统一制定第三方支付服务合同范本

6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展开▼

摘要

信息时代已经到来,新兴产业也在时代浪潮的冲刷下不断涌现。互联网的虚拟性使得电子商务的交易双方信用缺失,急需中间人介入补足,由此第三方支付行进入发展阶段。第三方支付的高效便捷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法律的滞后性使得第三方支付所带来的法律问题得不到有效规制。目前中国的法律法规就第三方支付的调整更加注重宏观监管,就第三方支付的法律关系及民事责任方面的内容没有明确规定。面对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现实,特别是出现法律纠纷时,法律法规对之规范和调整会略显疲态。由于法律缺失对第三方支付存在特殊性思考,在定纷止争时法律法规缺乏有效指导。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民事责任问题的角度进行分析,以理论分析为基石,把握第三方支付涉及的民事法律关系,进而分析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就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本文在第一部分就文章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了说明,对有关第三方支付的研究进行梳理,发现当下研究对第三方支付的民事责任认定和完善这一板块尚有缺失。因而本文的研究主题具有理论现实意义。第二部分分析中国第三方支付中所包含的民事法律关系。第三方支付与银行之间存在服务合同关系、资金托管关系和信用担保关系;第三方支付和用户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包括委托、保管、保证法律关系。第三部分从理论基础出发对第三方支付的民事责任进行分析,分别从违约、侵权两个角度就归责原则和构成要件做了理论分析。第四部分指出第三方支付的民事责任立法现状存在大部分规范的效力层级低且缺少专门的法律规范的问题,民事责任主体地位、归责原则和免责事由都尚不明确。第五部分对中国第三方支付中民事责任认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在有关第三方支付的法律体系下明确规定违约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在特殊情形下适用过错推定;侵权责任确立过错推定的归责原则;关于免责事由如何明确,建议在法律框架下由行业制定第三方支付服务合同范本中予以明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