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中部六省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以六省省会和安庆为例
【6h】

我国中部六省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以六省省会和安庆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书

1绪论

1.1研究背景:促进中部崛起

1.2选题意义:提升我国城市竞争力

1.2.1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战略性举措

1.2.2增强国家、产业及企业竞争力的需要

1.2.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途径

1.3本文研究方法

1.4本文的创新

注释

2城市竞争力及其理论基础

2.1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和内涵

2.1.1国内学者关于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和内涵

2.1.2国外学者关于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和内涵

2.1.3本文关于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和内涵

2.2城市竞争力的相关理论和模型

2.2.1市场竞争力优势理论

2.2.2 IMD国家竞争力模型

2.2.3波特的国家竞争力理论

2.2.4城市价值链理论

2.2.5城市竞争力弓弦模型

2.3城市竞争力理论综合评价

注释

3城市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3.1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

3.2指标体系的整体框架和内容

3.3中部六省城市竞争力的评价模型。

3.3.1因子分析法计算原理

3.3.2变量设置

4城市竞争力比较的实证分析

4.1数据的来源与收集

4.2中部六省城市综合竞争力计量结果和分析

4.2.1综合经济(Z1)

4.2.2资金(Z2)

4.2.3城市基础设施与环境(Z3)

4.2.4人才及科技水平(Z4)

4.2.5开放程度(Z5)

4.2.6中部六省城市综合竞争力(Z)

4.3中部六省城市竞争力的计量结果分析

5中部六省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与都市圈构建

5.1中部六省地区发展所面临的客观困境一中部塌陷

5.2中部六省省会和安庆市城市发展与定位

5.3提升我国中部六省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5.3.1挖掘潜力,发挥优势,提升竞争力

5.3.2构建大武汉都市圈,带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在探讨城市竞争力的相关概念内涵和理论基础上,尝试构建了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并以计量分析和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中部六省省会和安庆市的城市竞争力进行了全方位比较,并结合中部地区发展现状和各城市定位,最后给出提升中部六省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本文共分为五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系统地阐明了本篇论文的研究背景、选题意义、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论述城市竞争力及其理论基础。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相关理论的探讨,提出了本文关于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和内涵。 第三部分提出了城市竞争力分析的指标体系,并根据指标体系的整体框架和内容构建了中部六省城市竞争力比较的评价模型。 第四部分采集相关统计指标数据,用“因子分析法”对中部六省城市的五大分项竞争力进行了计量分析,综合处理后最终得出城市综合竞争力得分和排序。 第五部分分析了中部六省地区发展所面临的客观困境,结合六省省会和安庆市城市的发展和定位,提出提升中部六省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