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地塞米松预处理对止血带引起的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6h】

地塞米松预处理对止血带引起的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主要试剂以及仪器

2.3 实验方法

2.4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生命体征情况

3.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氧化应激标志物MDA、NO含量的变化

3.3 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IL-6、IL-8变化

第4章 讨论

4.1 止血带造成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概念

4.2 止血带引发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措施

4.3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

4.4 地塞米松的治疗机制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结论

5.2不足之处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地塞米松的作用机制及其应用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能性研究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预处理对止血带引起的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择期行胫腓骨骨折手术患者,将其按信封随机法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以及观察组(B组),每组25例;观察组在建立静脉通道后给予地塞米松0.15mg/Kg静推,对照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静推,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麻醉方法;比较2组患者上止血带前(T1)、止血带放气后10min(T2)、30min(T3)、60min(T4)四个时间点的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水平以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检测结果。
  结果:①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性别比例、止血带使用时间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②两组患者4个时间点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指标组间组内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③氧化应激标志物MDA、NO以及炎性因子IL-6、IL-8变化:上止血带前,两组患者的MDA、NO、IL-6、IL-8含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T1时间点比较,T2、T3以及T4时间点,两组患者的股静脉血清MDA、NO、IL-6、IL-8含量明显升高,P<0.05。但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增加观察组患者的血清MDA、NO、IL-6、IL-8含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
  结论:1.地塞米松预处理可以降低骨科肢体手术止血带所致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氧化应激水平。2.地塞米松预处理可以减轻骨科止血带所致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水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