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达比加群对心房颤动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CD40L和MMP-9的影响
【6h】

达比加群对心房颤动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CD40L和MMP-9的影响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发现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CD40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参与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发展全过程,可反映AS程度及斑块稳定性。新型口服抗凝药达比加群是否增加心肌梗死(MI)风险一直存在争议,并由此引发学者进一步关注其对AS的影响。本研究首先探讨血浆CD40L和MMP-9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程度及斑块稳定性的关系,然后观察达比加群对心房颤动(房颤)合并CAS患者血浆CD40L和MMP-9的影响,初步探讨达比加群对AS可能的作用。
  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近期未行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118例,男67例,女51例,年龄38~87岁(65.1±10.7岁)。其中房颤合并CAS88例(达比加群抗凝45例,华法林抗凝43例),房颤不合并CAS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组患者抗凝治疗前均检测血浆CD40L、MMP-9、空腹血糖(FB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同型半胱氨酸(HCY)、肝肾功能、心肌酶学、心脏彩超及动态心电图等。房颤合并CAS患者抗凝治疗后3月检测CD40L、MMP-9和凝血因子II。分析不同抗凝组抗凝治疗前后血浆CD40L、MMP-9水平的变化以及变化幅度和斑块类型的关系。统计学两组间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88例房颤合并CAS患者与对照组比较,房颤合并CAS组年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HCY较对照组均升高(P<0.05),ApoA较对照组降低(P<0.05);
  2、根据斑块性质分为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对照组、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三组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稳定斑块组血浆CD40L、MMP-9水平较对照组、稳定斑块组均升高(P<0.01),稳定斑块组较对照组血浆CD40L、MMP-9升高(P<0.01);
  3、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CD40L、MMP-9水平与CAS呈显独立相关[OR=1.16,95%CI(1.03-1.29),P=0.03];[OR=1.28,95%CI(1.05-1.51),P=0.04];
  4、88例房颤合并CAS患者根据不同抗凝治疗方案分为达比加群组和华法林组,抗凝治疗3月后显示,达比加群组血浆CD40L、MMP-9水平较抗凝治疗前下降(P<0.01);
  5、将达比加群组根据斑块类型进一步分为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结果显示不稳定斑块组抗凝前后血浆CD40L、MMP-9差值较稳定斑块组更大。
  结论:
  1、房颤合并CAS血浆CD40L、MMP-9水平升高,并与斑块稳定性相关;
  2、达比加群可降低房颤合并CAS患者血浆CD40L、MMP-9水平;
  3、达比加群降低房颤合并CAS患者血浆CD40L、MMP-9程度和斑块稳定性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