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帕罗西汀治疗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的睡眠结构及其疗效的研究
【6h】

帕罗西汀治疗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的睡眠结构及其疗效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研究方法

2.4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病例资料汇总

3.2对照组治疗前后睡眠结构、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评价

3.3治疗组治疗前后睡眠结构、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评价

3.4两组治疗后HAMD量表、PSQI量表、睡眠结构比较

第4章 讨论

4.1脑梗死后抑郁的患者抑郁与睡眠障碍及机制

4.2脑梗死后抑郁的患者睡眠结构改变及机制

4.3帕罗西汀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抑郁及睡眠影响及机制

4.4帕罗西汀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及机制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和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睡眠障碍评估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帕罗西汀治疗脑梗死后抑郁患者12周前后的睡眠结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的变化,探讨帕罗西汀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的睡眠结构调节方式及抑郁状态的改善。
  方法:
  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我院门诊脑梗死后抑郁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脑梗死的基础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帕罗西汀片20 mg每日1次口服,治疗12周。入组时采用 HAMD量表和 PSQI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同时对两组行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监测。12周后再行HAMD量表、PSQI量表评定及PSG监测,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符合入选标准的脑梗死后抑郁患者56例,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8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7例,年龄51~79岁,平均62.80±6.877岁。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
  2、入组时,治疗组和对照组HAMD量表评分(33.05±5.095 VS33.07±4.650)、PSQI量表评分(15.46±2.472 VS15.79±1.707),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基线水平一致。
  3、入组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睡眠结构:睡眠潜伏期(SL)、REM睡眠潜伏期(RL)、1期睡眠比例(S1%)、2期睡眠比例(S2%)、3期睡眠比例(S3%)、REM睡眠比例(R%),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睡眠效率(SE)(治疗组71.13±12.17VS对照组60.86±15.63)、REM睡眠时间(RT)(治疗组49.26±31.41VS对照组33.63±25.34),p<0.05,有显著性差异,虽SE、RT有差异,但整体睡眠结构上两组是基本一致的。
  4、对照组治疗前后PSQI量表评分(15.79±1.71 VS15.25±1.65)分值下降、SE(60.86±15.63 VS62.51±15.84)增加、S2%(60.88±17.32VS61.44±16.97)增加、S3%(15.86±12.69 VS15.14±12.22)下降,显著性差异(P<0.05),HAMD量表、SL、 RL、S1%、 RT%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对照组在主观上评定睡眠可以有明显的改善,抑郁症状无明显改善,睡眠结构没有得到改善。
  5、治疗组治疗前后HAMD量表评分(33.07±5.10 VS16.87±1.27)分值下降、PSQI量表(15.46±2.47VS7.21±1.88)分值下降、SE(71.13±12.18VS87.40±6.18)增加、SL(33.54±27.8 VS23.08±14.73)缩短、S1%(11.67±9.65 VS12.42±9.10)增加、S2%(62.43±14.71 VS46.93±6.71)减少、S3%(12.67±9.56 VS23.30±6.49)增加、R%(13.22±7.57 VS17.39±6.19)增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服用12周帕罗西汀对抑郁症状和失眠均有明显的改善。
  6、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HAMD量表评分(16.86±1.27 VS32.86±4.37)、PSQI量表(7.21±1.87 VS15.25±16.45)、SE(87.37±6.18 VS62.51±15.83)、SL(23.08±14.73 VS59.03±55.09)、S2%(46.93±6.71 VS61.44±16.97)、S3%(23.23±6.49 VS15.15±12.23)、R%(17.36±6.19 VS11.51±6.96)、RT(67.28±25.83 VS34.59±25.32),有显著性差异p<0.05;S1%、RL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帕罗西汀对抑郁症状有改善,对睡眠结构有正性调节作用,优于单用脑梗死基础治疗。
  结论:
  1、帕罗西汀治疗12周后可以改善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
  2、帕罗西汀治疗12周后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的睡眠有明显的正性调节作用,可以明显增加其深睡眠,减少浅睡眠,对REM睡眠潜伏期无明显改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