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59例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尼洛替尼治疗的疗效观察
【6h】

59例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尼洛替尼治疗的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尼洛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0月1日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诊治的59例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转换尼洛替尼治疗的CML患者资料。通过病历查询、定期电话随访和门诊回访了解患者详细病情、服药情况、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定期复查血常规、骨髓细胞学、骨髓染色体核型分析、Bcr-abl融合基因、血生化、心电图等。统计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缓解率,比较不同特征患者之间的疗效差异。评估患者3年总体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分析早期分子学缓解对远期疗效及长期生存的影响。
  结果:
  1、59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8(6-64)个月,中位服药时间17(6-64)个月。目前仍有40(67.8%)例继续尼洛替尼治疗,19(32.2%)例已终止尼洛替尼治疗,其中15例因疗效不佳或不耐受转达沙替尼治疗,3例死亡(2例死于疾病进展,1例死于意外),1例因经济原因再转伊马替尼治疗。
  2、疗效观察:
  (1)致随访终点,获完全细胞遗传学化解(CCyR)者31(52.5%)例,主要分子学缓解(MMR)者20(33.9%)例,完全分子学缓解(CMR)者17(28.8%)例。
  (2)尼洛替尼治疗3个月达早期分子学缓解(EMR)者,13(81.3%)例在12个月Bcr-abl/abl<1%,而未达EMR者仅2(7.5%)例在12个月Bcr-abl/abl<1%,两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01),提示早期分子学反应对预测远期疗效有意义。
  (3)尼洛替尼治疗3个月达EMR者,12(75.0%)例在12个月MMR,而未达EMR者,没有获得MMR,两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01),提示早期分子学反应对预测远期疗效有意义。
  (4)尼洛替尼治疗12月,不耐受组和耐药组CCyR分别为81.3%、31.0%,不耐受组和耐药组Bcr-abl/abl<1%分别为47.4%、32.4%,P值分别为0.001、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生存分析
  (1)慢性期和加速期:预计3年无进展生存(PFS)分别为80.0%、35.7%,总生存(OS)分别为100%、78.6%。慢性期PFS、OS明显高于加速期(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慢性期患者中,3个月达EMR的患者其3年PFS为92.6%,而未达EMR的患者3年PFS为61.1%(P=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个月达EMR与未达EMR者3年OS均为100%,无差异。
  4、不良反应观察
  尼洛替尼治疗药物不良反应轻,患者依从性较好。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有中性粒细胞减少18(30.5%)例,血红蛋白减少12(20.3%)例,血小板减少23(39.0%)例。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有皮疹13(22%)例,QT延长4(6.8%)例,3-4级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血生化异常主要有胆红素升高15(25.4%)例、转氨酶升高10(16.9%)例。
  结论:
  1、尼洛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CML-CP或AP患者有效。
  2、达EMR者12个月Bcr-abl/abl<1%、MMR明显高于未达EMR者。
  3、尼洛替尼治疗12个月疗效:伊马替尼不耐受患者疗效明显好于伊马替尼耐药患者;有突变和无突变患者疗效无差异;慢性期和加速期患者疗效无差异;换尼洛替尼时基线为CHR和非CHR患者疗效无差异。
  4、CML-CP患者3年PFS、OS均明显高于CML-AP患者。CML-CP患者中,达EMR的患者3年PFS明显高于未达EMR者;3年OS无差异。
  5、尼洛替尼不良反应少,大多可耐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