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磁性分离技术的化学发光适体传感器检测赭曲霉毒素A
【6h】

基于磁性分离技术的化学发光适体传感器检测赭曲霉毒素A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OTA理化性质

1.3 核酸适配体技术

1.4 OTA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5 纳米金与磁性微球

1.6 化学发光法

1.7 主要内容及创新点分析

第二章 无标记适配体传感器化学发光法检测OTA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纳米金适体传感器化学发光法检测OTA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辣根过氧化酶适体传感器化学发光检测OTA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赭曲霉毒素A(OTA)是一种具有很强毒性的真菌毒素,其毒性在真菌毒素家族中位列第二位,仅次于黄曲霉毒素。OTA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不仅污染谷物粮食,还严重污染动物性食品,对人类构成极大的威胁。鉴于食品安全问题关乎整个社会的安危,应当引起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因此建立OTA的高灵敏简便快速分析方法越发受到科研人员的重视。本论文基于不同的传感模式和化学发光机理,构建了几种不同的适体传感器,从而实现了OTA的化学发光检测。且这几种OTA适体传感器均以磁性微球作为分离和固定载体,实现传感器的均相反应异相分离。整篇论文内容可分为如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基于 OTA适体链上的鸟嘌呤(G)碱基与化学发光试剂苯甲酰甲醛(PG)的瞬时衍生化反应产生化学发光的原理,以OTA适体为检测探针,建立了一种无标记适体传感器,采用化学发光法(CL)实现了OTA的定量分析。随着待测OTA浓度的增大,传感器CL值逐渐减小,对比未加入OTA的空白组,引起的CL变量(?CL)逐渐增大。优化实验条件下,OTA浓度在0.1~50ng/mL范围内,其对数值(X)与?CL(Y)呈现较好线性关系(r2=0.9952),最低检出限为0.1ng/mL。对红酒样品进行加标回收,回收率在103.3%~112.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4.2%~7.2%之间(n=3)。另外,结果显示该无标记适体传感器化学发光检测OTA具有较高特异性。
  第二部分以金纳米粒子作为标记物,建立了一种适体传感器,利用纳米金催化鲁米诺体系产生化学发光的机制,实现OTA的定量分析。本法以OTA适体作为固定相,利用OTA与纳米金标记的报告序列竞争结合磁性微球表面OTA适体,从而得到OTA浓度与CL信号的呈一定相关性。最优实验条件下,OTA浓度在0.01~20ng/mL范围内,其对数值( X)与?CL( Y)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22),最低检出限为0.01ng/mL。加标回收率在104.1%~112.7%之间, RSD值在5.9%~8.7%之间(n=3)。经考察,采用纳米金标记的适体传感器化学发光检测OTA具有良好特异性。
  第三部分沿袭第二部分的传感原理,仅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代替纳米金作为标记物,利用HRP催化鲁米诺体系产生化学发光的原理,从而定量分析OTA。最优实验条件下,OTA浓度在0.01~50ng/mL范围内,其对数值(X)与?CL(Y)线性相关(r2=0.9898),最低检出限为0.01ng/mL。加标回收率在98.5%~109.3%之间,RSD值在5.2%~7.7%之间(n=3)。另外,本法特异性考察结果良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