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恶性胸腔积液VEGF变化与恩度联合顺铂的疗效关系比较
【6h】

恶性胸腔积液VEGF变化与恩度联合顺铂的疗效关系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2患者的胸腔积液收集

2.3胸腔积液VEGF浓度检测

2.4治疗方法

2.5患者近期疗效的评价

2.6生存随访

2.7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临床基本特征

3.2 近期疗效

3.3 远期疗效

3.4 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3.5 在治疗过程出现毒副反应

3.6 VEGF浓度分析

3.7 VEGF浓度变化与近期疗效的关系

3.8 治疗前胸腔积液VEGF浓度与PFS的关系

第4章 讨论

4.1 VEGF与恶性胸腔积液形成

4.2 VEGF浓度的变化与恩度联合顺铂疗效的关系

4.3治疗前胸腔积液VEGF浓度与患者PFS的关系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结论

5.2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恩度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现状与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抑素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伴有胸腔积液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初步探讨胸腔积液VEGF浓度的变化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近期疗效以及无进展生存时间的关系。
  方法:36例伴有胸腔积液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顺铂组、单药顺铂组,均采用胸腔灌注局部治疗。治疗前所有患者经B超胸水定位,并按照无菌操作的原则行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术;充分引流患者的胸腔积液,待积液排尽后往患者的胸腔注入药物,同时收集患者治疗前后新鲜的积液5ml,并将收集好的患者的胸腔积液立即放置-20℃冰箱保存。其中联合组有19例,胸腔注入恩度45-60mg和顺铂50mg;顺铂组有17例,胸腔注入顺铂50mg;1周2次,每隔2周为1周期。灌注后用地塞米松5mg减轻毒副反应,并要求患者反复翻身15分钟。所有患者需完成1周期治疗以上,按照WHO胸腔积液疗效评价的标准和NCI-CTCAE3.0版分级标准分别评价患者近期疗效和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毒副反应;并做无进展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的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依据患者治疗前后的KPS评分评估。患者治疗前后胸腔积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浓度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记录,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F检验对不同时间点和不同组的VEGF浓度的方差齐性分析;PFS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进行分析,均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比较,联合组完全缓解(CR)5例,部分缓解(PR)9例,有效率(RR)为73.6%;顺铂组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5例,有效率(RR)为41.1%,卡方检验χ2=3.901,P=0.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例患者的中位PFS为4.6个月;两组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4.9个月、4.4个月(χ2=5.943,P=0.015),两者比较,P<0.05,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联合组改善12例,稳定4例,恶化4例,改善率为63.1%;顺铂组改善10例,稳定5例,恶化2例,改善率为58.8%,卡方检验χ2=0.071,P=0.790,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出现毒副反应主要为发热、胸痛、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均为Ⅰ~Ⅱ度的毒副反应,无治疗相关性死亡事件的发生;其中联合组发热5例、胸痛6例、恶心呕吐6例、骨髓抑制5例,顺铂组发热4例、胸痛4例、恶心呕吐7例,骨髓抑制5例,两组比较,P值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胸腔积液VEGF浓度分别为488.28±97.13pg/ml、451.07±100.54pg/ml,t=1.289P=0.20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组的患者治疗后胸腔积液VEGF浓度为239.85±72.03pg/ml,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t=9.852,P<0.001;顺铂组的患者治疗后胸腔积液VEGF浓度为298.86±82.73pg/ml,较治疗前有下降,t=5.727,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积液VEGF浓度平均降低值分别为246.45±57.73pg/ml、152.21±53.71pg/ml,联合组降低值明显大于顺铂组,t=5.797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6例患者中疗效为有效(CR+PR)有21例;无效(SD+PD)有15例;两者治疗积液VEGF浓度平均降低值分别为:256.43±49.57pg/ml、120.83±24.62pg/ml,两者比较t=9.741,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患者治疗前胸腔VEGF浓度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治疗前胸腔积液VEGF浓度不是患者的PFS的独立预后因数。
  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较单药顺铂的基础上进一步抑制VEGF的生物学作用而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并且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增加患者的毒副反应,患者耐受良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