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HRM视角下的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以大连市高校教师为例
【6h】

HRM视角下的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以大连市高校教师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书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价值

1.2.2实践价值

1.3研究目标

1.4研究方法

2职业倦怠的界定及研究现状

2.1职业倦怠的界定

2.1.1职业倦怠概念的沿革

2.1.2职业倦怠的内在属性

2.1.3职业倦怠的外在表现

2.1.4职业倦怠的相关概念

2.1.5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

2.2研究现状

2.2.1国外研究状况

2.2.2国内研究状况

注释

3大连市高校教师职业倦怠调查分析

3.1问卷编制

3.1.1问卷文本结构

3.1.2问卷网络系统

3.2施测程序

3.3调查分析

3.3.1数据处理

3.3.2统计结果

3.4研究结果

3.4.1职业倦怠水平分析

3.4.2倦怠水平分布情况

3.4.3因素影响差异分析

3.4.4影响因素相关分析

3.4.5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4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解决策略

4.1工作分析方面——科学界定教师工作

4.1.1高校教师的工作特点

4.1.2科学界定教师的工作

4.2选才用人方面——合理运用人才测评技术

4.3培训开发方面——注重教师职业生涯开发

4.3.1培训内容设置

4.3.2职业生涯管理

4.3.3培训制度改革

4.4人才评价方面——保障人才可持续发展

4.5人才激励方面——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

4.5.1物质激励方面

4.5.2精神激励方面

注释

5结论

5.1本研究的主要成果

5.2本研究的主要局限

5.3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各种迹象表明,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我国已经进入了职业倦怠的高发期,职业倦怠已成为近年来关注的热点问题。而教师作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其表现出的职业倦怠感对学生的成长及发展会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因此研究如何预防和克服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选取以往被关注较少的高校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以大连市高校教师为主要调研对象,探讨产生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解决策略。文章主要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概述了文章的研究背景,提出了研究意义和研究目标,介绍了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通过对已有职业倦怠概念的归纳,提出了职业倦怠的内在属性和外在表现;对与职业倦怠容易混淆的工作应激、抑郁、工作压力、过劳等相关概念加以区分;运用三维度定义法对教师职业倦怠加以界定;对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状况进行了理论综述。 第三部分,介绍了大连市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网上调查的问卷编制、施测程序以及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主要结论有:其一,绝大部分被试高校教师出现了轻度的职业倦怠,虽然倦怠程度不高,但是实际上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已经非常明显。其二,在职业倦怠三维度中,个人成就感降低方面存在的个体差异最大,情绪衰竭是教师的职业倦怠表现最为普遍的维度。其三,学校类型、性别、教龄、学历、任职情况及职称等人口统计学变量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水平及各维度均有较为显著的差异性影响,并且各变量与职业倦怠及各维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最后,问卷调查所获得的引起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集中在高校管理制度不合理方面,为解决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指明了方向。 第四部分,根据调研结论,提出了运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解决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思路。具体做法如下:根据高校教师职业特点,科学界定教师工作内容、明确工作目标、减轻工作强度,给予教师更多的工作自主权,提高教师工作满意度;根据优秀高校教师人格特征,建立高校教师胜任特征模型,构建科学的人才招聘与选拔系统,做到人尽其才;根据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各阶段发展特点,建立科学、合理培训体制,保证教师个人发展的知识和技能需要;根据高校改革的需要,改变现有教师评价机制中注重硬性指标的结果导向评价,建立激励导向的注重过程的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根据调研结果,高校教师人才激励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方面,因此高校应从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方面着手,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 在本文的最后部分,阐述了文章的主要研究成果、提出了本研究的主要局限及后续研究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